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变革——小学数学中高段“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周 萍
[导读] “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以“问题”为抓手

        周 萍
        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七小学,宁夏省 银川市 750001
        摘要:“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以“问题”为抓手,以“学案”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开展“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打破了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意识,提高学生有效问题的水平和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改革;问题导学;策略;效率;提升
        “学而不思则罔”,一切有效的学习都以自主思考开始,而“问题”又是思考的起点。在“互联网+”背景下,运用“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唤起学生的思考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智能,提升教学效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学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需要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课堂改革到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新的发展方向。现结合小学数学中高段“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研究,对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中高段“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实施的感悟和方法进行归纳分享,目的在于带动更多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者关注学生本能的思考,也在于激励自己继续深刻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互联网+”背景下“问题导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小学生随着学段的增高,学习能力也在迅速提升,发挥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书本不在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问题导学”教学中的“导学案”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向导,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自学书本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查阅资料学习。并将自己在预习学习中的学习成果、疑惑和问题通过“云校家”提交给老师,期待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得以解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实施小学数学中高段“问题导学”教学策略,主要是基于“以人为本”、“以学为本”、“以生为本”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问题导学”教学策略中的“导学案”和“问题清单”是反映学生学习困惑、质疑、探究和收获的载体。师生之间通过互联网在“云校家”平台的络交流与课堂展示,既能解决学生个性化差异存在的问题,还能实现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全班的共性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避免课堂时间对简单的问题进行重复再探究,学生个体为了共性、可探究问题而齐心协力合作、讨论、交流,达到最终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目的,实现合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问题导学”教学实施的目标和内容。


        (一)通过小学数学中高段“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的实施,无论
        从认知和情感领域,还是从技能领域都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质疑性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合作意识。达到生生之间互学、互促、互进的有效合作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二)“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是将“问题导学案”和“问题清单”结合起来实施,整个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课前老师把编写好的“问题清单”发给学生,以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主线、探究学习重点、查询疑惑知识。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易让学生步步深入,各有所得,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必须适量分层抽查学案,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学情,同时引导学生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共同探究解决,达成共识,达到课堂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
        三、“互联网+”背景下“问题导学”的创新。
        “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的实施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视角,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更高的平台。坚持“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共合同学习过程完成教学目标。“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是将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当堂训练、拓展延伸及课堂反思等融进课堂教学的管理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做到个体差异之间的互补性。“合理有效利用课堂40分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是教学变革的最终目标。
        四、“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第一、“互联网+”背景下“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先通过云平台将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对出现有异议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交流解决,使得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激发再学习的热情。第二、课堂上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他们在“云平台”中所提交问题进行梳理,并以“问题”贯穿课堂的学习活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短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一、学生在“导学案”的提示与引导下能利用身边有利资源进行有效预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第二、学生已经养成善于提问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通过自学课本或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将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云校家”平台提交给老师。第三、“问题导学”让学生的学习有成就感与获得感。不同程度的学生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和广度分别不同。“问题导学”教学中每一位学生有效性提问的能力都有明显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互联网+”背景下的“问题导学”教学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问题”是一切学习的出发点,小学数学中高段“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研究旨在让每一位学生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这样的教学策略研究不仅仅对数学学习有长远的意义,也会影响学生的所有学习行为,是一种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教学策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