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娟
广西省百色市靖西市第五小学 533899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后,教学本质不仅将所有书本知识授予学生,还要借助知识传授过程,给予学生激励、唤醒及鼓励,让学生对学习这件事情感到有趣。而赏识教育则是新课改不断深化所衍生的产物,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凡的意义,是全面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赏识教育理念指导下树立自信心,进而使其健全人格受到良好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赏识教育:学生:策略
前言:
赏识教育在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赏识也无法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及优点,帮助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非凡的意义。“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所体现,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尊重与理解,使其学习中主体地位得以实现。通过赏识教育,教师要以此树立学生强大的自信心,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再多困难,也无法战胜学生勇往直前的学习意志,进而使其学习成效得以不断攀升。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师生之间是否拥有好的关系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及心智都不够成熟,具有明显地向师性。倘若教师在教学中方法运用不得当,就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师心理。赏识教育方式可以对学生内心实际诉求有个很好的了解,进而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藩篱,使素质教育理念得以真正实现,对语文教学的质量及成效有所提升,帮助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教师将赏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加深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
传统“教条”式教育模式,往往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赏识教育则重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方向,在赏识教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的今天,教师根据成绩来评判学生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而是更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以此进行评判。虽说部分学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通过自身努力也会有很大进步,教师对于这类学生要给予肯定与赞扬,让其懂得努力终须会有回报,帮助学生恢复自信,在未来学习中创造更多的“意想不到”。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身边未知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在学习中对自身也会缺少相应的自我约束,在学习中注意力无法有效集中。基于上述情况,教师应充分发挥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适当对学生多些耐心,对其正确学习引导,将学生拉回学习轨道上来,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勇于在课堂上展现自我。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
(一)为学生搭建表现舞台,树立学生自信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路径,教师在教学时,应为学生创设更多被赏识的机会,在受到赏识的同时,使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回答问题不够理想,也要及时给出肯定与赞扬,让学生有继续前行的动力。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时,教师以该文创设主题活动,让学生进行诵读将竞赛,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长征的配乐,看哪位学生能把红军不畏艰险的气势诵读出来。
该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有趣,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都在跃跃欲试等待展现自我的机会。在音乐的衬托下学生的诵读仿佛又看见红军翻越雪山、跨过草地、巧过大渡河等情境,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充满自信的表情,在无形中相互感染着。学生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比赛氛围中,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增强自身的朗读水平,自信心在无形间也被激发。教师为学生创设被赏识的环境,进而使教学成效有着明显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赏识教育效果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应于课堂教学已是屡见不鲜,该教学手段能使赏识教育的价值有所真正体现,不仅能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我,更能使其注意力拉回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学习感受有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内心实际需求及个性特点,从多方面来鼓励、赞赏学生,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点燃,以此来增强教学成效。例如,在学习《揠苗助长》时,虽说这个寓言故事比较简单,但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讲理解起来还较为困难,这就使教师必须要从以往的教学理念中跳脱出来转变观念,借助多媒体创新型教育手段,利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其根据图片大胆说出图片中所表达的含义,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印象,勾起学生好奇心。这时学生就会天马行空般发挥着想象力,踊跃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表达想法后,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赞赏,在引导学生进入所要学习的正文中。该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对学生创新能力及自觉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增强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使语文课堂更具实效性。
(三)与生活相结合,开展赏识教育
在人类的生活学习中随处都可见到语文的影子,说明语文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任何脱离生活的教学,就会失去本来应有的意义。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时要注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用生活的态度对语文学习有个正确的认知,也要对身边的事物及自身能够有所认识。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以对小主人公的机敏勇敢及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渲染,让学生大声朗读出记忆比较深刻的段落,感悟文章中的真情实感,赞赏文中小主人公,使学生都想成为像小雨来那样热爱祖国的有志少年。当全文学习结束后,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创设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说“同学们,在新时代下的和平年代,那些事情还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呢?而我们又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事情呢?”教师抛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这种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衔接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内心实际需求,让学生能够知道自身的价值所在,踊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有所增强。
结语:
言而总之,在现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师要对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所不断的创新,将赏识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教师要注重“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时刻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觉学习能力。教师通过赏识教学,让学生时常感受到来自身边的赞扬的声与表扬的声音,始终能让其从学习中获取知识及快乐,进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栋.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1):90.
[2]陈妤颖.在激励与赏识之间——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家长,2020(35):187-188.
[3]王乃明.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