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仲怀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白沙镇阳加完全小学 421509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发散思维、提升学习质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产生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式
新课标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生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创设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理解并内化教学内容,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现实意义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顾名思义,探究性教学就是由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放松的教育环境,使学生与学生,或者老师之间可以自发地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对讨论的结果做出恰当的分析,最后由老师对学生们讨论的结果给出一个最合理解释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不仅仅只是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它更加重视学生自己找出问题以及通过与他人讨论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它不是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看重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学有所得。这种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广,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逐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相关的课本知识,也逐渐养成了找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好习惯。
1.2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从老师的各种安排并且中规中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地一直存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但是,不难发现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让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无味,老师的教学激情慢慢地在减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早已荡然无存。这个时候,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得到创新,要彻底打破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中,探究性教学模式被提出来了。它的初衷就是想要彻底解决以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形式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为小学语文教学带去新鲜的思想,随着探究性教学在各个小学实验点的开展,曾经出现的很多教学问题得到了缓解。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语文老师的教学热情再一次被激发,学生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所学的知识。由此看来,探究性教学已经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现实状况
2.1教师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
尽管当前许多小学语文课堂都开始使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但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桎梏的问题。他们对于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理解存在着“重其形而不重其神”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群里中广泛存在。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部分教师不分实际情况,将探究式学习课堂模式化、公式化,甚至是生搬硬套的现象。
虽然也有一部分教师积极响应这一教学模式,奈何当前该种模式还处于探寻阶段,无力提供丰富的参考解决方案,而自身也经验有限,不能制定出符合时代特色,契合生活实际的教学规划,从而严重影响了新教学模式的效果与热衷程度。
2.2学生难以完全融入到新的学习模式中
在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施行的过程中存在的一定的阻力,这其中就包括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习惯和态度。这也就造成部分学生难以进入状态,无法适应并融入到这一模式中去的问题。这种现象普遍表现在广大农村学生群体中,由于自幼受家庭与教学条件的影响,农村学生无论是在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接受能力,还是在综合素质方面都与城区学生存在相当的差距,使得他们无法实现在这一模式下课堂角色的转变。在这样的不适应性下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表现冷漠,也就很难实现与同学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影响教学进度与质量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应用途径
3.1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
探究式学习课堂是一个以探讨研究为主要基调的课堂,在这种氛围之下,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非常重要,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那么,一份精心设计的合理的教学方案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一定程度地将现有的热点穿插于教学内容之中,同时制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对于那些积极探索,用于提问的学生给以给予奖励。这样自然而然地可以调动学生探真求实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出一个欣欣向荣、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学习环境。
3.2科学均衡“教”与“学”关系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学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教授为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答疑解惑,启发诱导的作用,而非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作为课堂主角的学生应有其充分的自学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去解决教师下发的教学任务,这不但是对学生良好兴趣爱好的培养,也使学生解决问题、认知世界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3.3注重课后的反馈以及课堂与生活的结合
由于探究式学习课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自主性,作为学生求知引路人的教师不能将教学的目光局限于课堂之上和教室之中,而要以课题研究的态度去对待每一次教学。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一天学习动态的了解掌握,做出合理的信息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的效果与长久施行。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了解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度长久地保持下来,不至于出现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的情况。
3.4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实施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与文章体裁,好的题材结合恰当的表达方式可以赋予文章无限的美感,也可以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与良好的感受。一段美文配合轻柔的音乐与精美的动态视图,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音乐中舒缓压力,结合实际以及课堂任务,在美图中想象身临其境,慢慢地品味作者的思想与感受,绝对是一堂让学生印象深刻,流连忘返的语文课,因为对于人类认知来说,声光影像远比文字更易于理解与接纳。
结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方式,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标准,同时也是解决当前小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认知、善于沟通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如此有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有效提升,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亚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3):145-146。
[2]孔庆连.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开展探究性教学[J].华夏教师,2019(22):47-48。
[3]王飞.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才智,2019(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