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琴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二中学 陕西 汉中 723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素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知识,同时还能够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中华优秀文化具有着非常宝贵的价值,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能够成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逐步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成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优质人才。本文就针对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开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一、立足教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在备课阶段做好认真的准备,要能够立足教材本身,挖掘传统文化的元素,从而有效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好教科书,这样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离骚》的时候,由于诗人屈原的离世与传统的端午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讲解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在介绍作者背景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心目当中的端午节是怎样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分享一些与传统中华节日相关的小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整个课堂具有趣味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于传统节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长学生的建设提高学生的认知。而在学习传统优秀节日文化的过程中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个过程,教师就需要从教材当中挖掘出传统文化因素,通过适当的拓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二、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学诵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化诵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化诵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对经典文学进行大声地诵读,同时教师还引导他们在诵读的过程能够带着感情去进行朗读,让他们能够体会作者笔下的思想感情,能够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敬畏感。教师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对于经典文章进行阅读,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学诵读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大量的经典文章诵读。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经典文学内容,例如《论语》《三字经》。让学生通过课外时间大量的名著阅读能够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玩经典文学之后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还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让他们能够学会如何更好地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在学习和生活当中。
三、举办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活动和竞赛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举办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活动和竞赛,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和竞赛当中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弘扬。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积累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活动,例如古诗词背诵大赛,传统书法与绘画比赛,国学知识竞猜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让学生在不同的节日参与相关的活动,例如,在中秋节组织学生围绕中秋节的来源习俗和发展过程来进行调查和分析。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就能够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实际生活当中的作用,让他们在节日的文化氛围当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再例如,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收集古代成人礼的相关知识,并且组织学生参照古代的成人礼来举办学生的成人,也让他们在这种仪式感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例如《中华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让学生在这些趣味性的节目过程当中,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引导他们主动的去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并且能够把学到的知识传承下去。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明辨是非,从而塑造学生优秀个性品质。
四、加强语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要引导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教师就需要加强语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只有有效的把输入和输出相结合才能够让学生在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巩固和复习所学过的知识。这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话也会更加的牢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读书讨论的环节,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去结合自己所感兴趣的古典文化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分享自己独到的好的古典文学作品,并且能够把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大家。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点评。同时,也可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读和说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写作练习。例如,在学习完《师说》这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整个文章的主旨大意,并且能够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博采众长的内涵。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学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作文写作当中。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展现传统优秀文化,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结语: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非常的有必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立足教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学诵读。教师还需要举办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活动,加强语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谢文勤.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 000(026):43-44.
[2] 刘正.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当代教育, 2014, 000(004):149-151.
[3] 曾继祥.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社会科学(引文版):00198-0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