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商南县金丝峡镇梁家湾九年制学校 陕西省商洛市 726300
摘要:语文写作是应用已有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认识直观表现的创造性活动,其既体现着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又反映着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折射着写作教学的效能与质量。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由知识的学习、词汇的积累、课文的背诵、训练的开展向良好习惯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塑造迁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逐步提升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激发学生驾驭语言投身写作的兴趣培养提供保证。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时,应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诸多科学、高效、深入的教学措施与手段,引入丰富多彩的辅助性素材与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在切实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获得发展需要的满足与综合素养的塑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开展,应该以培养兴趣、激发潜能、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在长期性、持久性、针对性训练中获得写作能力的逐步提升。而对很多小学学生而言,由于其知识储备、词汇积淀、语言理解、写作体验比较欠缺,以致写作能力的提高比较缓慢。同时,由于很多教师在写作指导上不注意方式方法,要么按照固有模式、已有套路开展写作教学,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套用、模仿、照搬为辅助,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不高。要么对写作教学不够重视,写作指导的推进,基本处于放任自流、随心所欲状态,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也比较缓慢,写作教学效率自然不够理想。基于此,教师应该以全新站位与视角重新审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指导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并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与途径,以切实强化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诸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延展性的写作教学措施促进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写出内涵丰富、情感充沛、思想饱满的优质作文。为确保学生写作能力,认知夙愿释放,综合素养塑造而提供铺垫,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开展更为科学、高效。
一、找寻写作教学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确保写作能力得以提升的突破口。而只有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方可为其写作能力提升提供保证。因此,教师应该从培育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使语文教学活动充满生命力与感染力,为学生写作能力提高提供保证。一是根据学生认知特性,所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使学生从不同领域去积累写作素材,并对其予以加工与应用,逐步提高自身写作能力。二是结合语文教学需要,多引入一些具有丰富性、多元性写作素材,组织学生从不同层面、角度对其进行观察、探究、分析,找到写作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写作教学更具影响力,让写作实践由“苦写”转变为“乐写”,切实提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在语文课堂设置美文欣赏活动,组织学生用带着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对同一话题的不同精美作品进行赏析,在赏析中激活写作灵感,并在自己的作文中予以借用。这种蕴含快乐元素的写作教学方式,势必会切实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写作能力也会慢慢得到提升与发展。
二、探寻写作教学的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写作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慢慢积累、长期训练的过程,而词汇的积累,知识的储备,则是确保学生写作能力得以全面增强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该从写作教学的点滴出发,多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诸多细微变化,对其予以指引、提示、点拨,使学生在良好写作习惯的促使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一是加强对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病句、错别字、不规范标点,开展针对性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自查自纠,以促使学生逐步养成精准驾驭语言、词汇的意识。同时,教师还需要时常提醒学生在写完作文后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一些常规性错误与问题,在自我纠错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对于学生写作中偏离主题、审题不严、素材选用不恰当等问题,应加强指正,以慢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对学生素材积累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以切实丰富自身语言、知识、素材储备。尤其应加强对各类写作资源的整合、加工、摘录,通过记读书笔记、写阅读心得等途径,创造性丰富自身写作积淀,在爱读、乐读、勤读促进自身写作能力发展。久而久之,随着学生写作积累的日渐丰富,其写作能力发展自然会得到切实保证。
三、找寻写作教学的着力处,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很多小学学生的情感都比较脆弱,其更希望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师、同学的欣赏与肯定,这使得必要的作文评价,更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所写的作文,对其进行多元化讲解与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亮点与缺憾,在不断改进、优化、完善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一是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班级学生所写的作文,集中进行分类讲评,评选出一些语言精美、情感真挚的精美作文,在班内展评、鉴赏,组织学生在吸纳与借鉴中明确自身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自己在写作时的思路与语言,以逐步完善学生的写作感知。另外,在书写作文评语时,也应该凸显出激励性、指导性,让学生在评语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并着力于自身写作问题的纠正与改进。二是发挥学生的互助作用。充分彰显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分组面对面评改,学生相互评改,自由轮换评改,集体整体评改、指定优生评改等方式,让学生在评改他人作文中吸取养分,并对比自己所写的作文,自行发现问题,自行予以完善。在多元化、丰富性写作评价策略的引领下,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逐步提高。
四、结论
总之,每一篇优质的作文,都反应着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更是对教师写作教学水平的间接体现。而对小学学生而言,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教师不断变革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起写作兴趣,且按照教师指导做好强化与巩固,方可逐步掌握不同写作技巧,并将其灵活运用至自身语文写作领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会不断内化,有所保证。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多元化、丰富性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为写作教学高效推进注入新鲜血液。使学生在培养写作兴趣,形成良好习惯,获得认知提升,实现素养塑造中不断增强写作能力,更好表达内心夙愿。
参考文献:
[1]朱学芹.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家长,2019(36):158+160.
[2]马玉地.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9(A3):35-36.
[3]仇艳恒.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88.
[4]刘春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