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自权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 甘肃省 定西市 743000
摘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初中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阅读教学在语文整体教学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与分量,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同时,阅读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高,阅读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整体发展也至关重要。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针对阅读教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强化,并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就目前来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技巧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质量与效率。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发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勇于探索、实施有效措施予以改进和优化,进而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状况
1.1教学理念太传统
现阶段,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没有及时反转过来,他们仍然信奉传统教学理念,实施大面积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主体,这必然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汇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太强,只能听从教师的分析与讲解,不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下,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做题技巧的强化效果也比较微弱。此外,传统的教学理念难以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
1.2阅读内容被肢解
大多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会采用教材中的文章,而教材中的文章通常较长,因而大多教师将其进行内容划分,然后按划分的部分讲解,而对其中的内容还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写作方法、优美句子、作者思想等方面的赏析,如此造成教学时间过长、教学课节不连贯等问题,使得很多学生在学新内容时,很快忘了前边的内容,在进行文章主题、文章主旨的分析以及感悟全篇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学生们可能不能准确详细地分析出,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3阅读重点不科学
应试教育的影响依旧限制着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重点依旧是以考试为中心,因而容易将考试重点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包括生字、生词、重点语句等,经常在考试中出现的文章主题、文章线索、作者情感等,同时,教师通常会依据文章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使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阅读学习,如此导致学生的阅读重点偏离,学生的学习重点都在教师出的题目上,难以实现阅读质量的整体性提升。
二、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2.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并指导学生不断积累各种相关知识,如果没有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其阅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精心挑选一些文学精品,增加学生阅读数量,指导学生充分体会阅读乐趣,以此激发其对语文阅读的浓厚兴趣。其次,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重视对重要词汇、语句的搜集、整理和积累,培养学生勤抄、勤写、勤用的良好习惯,笔记摘抄不仅是阅读积累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面、提升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成后,将其中可以积累下来的相关知识以及自己的感悟进行摘抄和记录,这有助于其语文阅读学习质量的有效提高。
2.2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保证师生之间的互助,将学生对阅读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出来,因而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提前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安排与规划,基于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以及文字词语的整理。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和课堂教学安排,确定学习目标,根据目标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勇于谈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个人看法和见解。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保证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研究文章的价值,围绕学习目标对文章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感悟,如此可以有效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2.3积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是优化初中阅读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不再扮演课堂主体性的角色,而是逐渐向指导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发智力和培养好习惯等方面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需要应用科学的教学方式,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式、探究式、分层式等先进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阅读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其在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与技巧,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2.4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自主阅读时间尤为重要,通常初中学校的自主阅读时间为早读时间,部分学校也有阅读课的设置。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此提起足够的重视,科学、充分地运用这些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要求学生在早读时间对今天将要学习的阅读内容进行预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上课,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深层次内化,这也能保证课堂效率的提高。要实现这样的措施,首先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文章的全面理解,促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加深学生的阅读感受,以此强化学生阅读技巧的强化和阅读质量的提升。
三、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明确阅读情境创设的目的,课堂上不要只为增加课堂气氛而创设阅读情境,要有效防止流于形式的情境创设。其次,阅读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兴趣是第一任老师,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一些课堂活动的组织,可以大幅度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再次,阅读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知识源于生活,语文是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人文科学,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要与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做到与时俱进,充满时代气息。此外,阅读教学必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认知,教师的讲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常识,所以,讲解内容必须有利于学生认知和理解。
结论:阅读在初中语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针对阅读教学的现实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方法予以改善,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进而帮助初中学生强化自身阅读能力,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倩丽.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山西青年,2021(06):191-192。
[2]杨云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24):33-34。
[3]石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