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杨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许多教育策略都发生了改变

        杨艳
        贵州省安顺市第五小学561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许多教育策略都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走出来,大多数课堂教学开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中的应用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丰富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教学科目,而且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对高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励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意与阅读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目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
        (一)应用的教学方法不合理
        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整理学习思路的工具。教师总是深受原先教学模式的影响,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发挥主导作用,采用教学方法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加快速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合理性。
        (二)学生缺少语文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对于阅读理解方面的知识缺少足够的掌握,而在这种状况下,小学生的语言阅读水平受到了限制发展。高年级的小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意识,拥有不同的阅读爱好,喜爱观看故事情节丰富的文章,例如科幻小说这类的。对于古诗词和杂文等等经典的文学著作缺少兴趣,致使学生很少主动去阅读诗词歌赋,对课文中的阅读教材更是缺少足够的兴趣。
        (三)阅读资源不足
        由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教师一般只将课内教材作为主要阅读素材,但其实课内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并不能满足小学生所需要的阅读量,在趣味性和领域方面也有所限制。阅读材料都是为了提升阅读能力而选取的,这样就造成了阅读资源的枯燥性。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储备阅读书籍,致使学生喜欢阅读的内容不多,不能满足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没有教给学生。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大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因素,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从而设计出教学情景要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进行阅读,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可以从实体情景入手,让学生仔细观察,在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针对一些常识性课文,就可以设计实体情景,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两个球,一个是沉重的铁球,一个是重量较轻的玻璃球,提问:“哪个球重?哪个球轻?”学生踊跃回答:“铁球重,玻璃球轻。”教师继续提问:“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两个球,先落地的是哪一个球呢?”学生回答:“先落地的是铁球,因为铁球重!”此时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你们都错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吧!”学生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就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阅读过程中展开深入分析,有效提高了阅读质量。由此可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可通过创设阅读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
        (二)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为了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前期,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并按照研究情况规划教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指标。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际需求加以了解,从而确定自己应当选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工作时搜集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影像视频、音乐和文字资料,为学生讲解牛郎织女感人的爱情故事,创建阅读情境,学生受故事感染力吸引之后会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观看与牛郎织女有关的影视作品,在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三)丰富阅读资源,拓展阅读领域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素材,要让学生适当走出课内教材,从课外阅读素材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感受更多阅读的价值,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领域。课内教材中的阅读资源有限,如果只依靠课内文章,学生的阅读量难以保证,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推荐一些线上线下的优秀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阅读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拓展学生阅读领域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海伦凯勒》等课外书籍,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并且要让学生边阅读、边标记、边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感受文章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学生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双重进步。而且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来推荐难度适当的书籍,真正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提升素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给予高度重视,促使语文阅读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曦.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63.
[2]刘晓娟.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新课程,2020(51):149.
[3]刘永芳.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