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 陶代联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组成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

        陶代联
        广西横县百合镇黄村村委小学   广西南宁   530302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组成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也能在教学中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整体水平,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训练。基于此,教师要立足当前阶段学生学习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以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规律。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教学,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观点,促进他们各方面健康发展。优化阅读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情感,又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人文性内容的理解与体验,从而获得积极的感悟。同时,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受到积极情感的熏陶,获得更好的思想启迪,享受审美、鉴赏的乐趣。所以说,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尤为重要。
        一、借助情境体验,强化学生阅读理解
情境体验教学方式是当前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设定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实际的理解一些实际场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当前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切身体验,感悟教材,使学生真正的获取知识,从而有效的发展学生心理机能。另一方面,情境体验要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要求教师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实时捕捉信息,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机智,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设计环节,每一个实施步骤都充满技巧性,挑战性和艺术性。例如,在学习完《荷花》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一种体现四季的场景。春天场景可以借助小鸟在枝头鸣叫,夏季借用蝉鸣声,秋天借助落叶的声音,冬天借助风吹的声音让学生在声音的激发下感受四季。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推荐一篇文章来代表四季。在小鸟的鸣叫声中学生认为《燕子》代表春天,夏天的文章可以用本节课《荷花》代表,秋天可以用《秋天的雨》代表……这样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对文章更好的理解,从而更好感受阅读带来的效果。
        二、借用信息技术,调动课堂阅读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全面认知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将自己的专注力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学习中。

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时期,借助信息技术将枯燥乏味的文字阅读改变成学生喜欢的动画情节阅读,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阅读中发现兴趣,进而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深刻理解阅读教学的内容并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教学《观潮》这节教学内容后,学生可能会对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观意犹未尽,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我国的一些著名景点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学生对自己去过的地方已经有所熟悉了,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其它地区的景色。此时,学生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该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从视觉上来看一看钱塘江的大潮。当学生看到视频之后内心就会掩盖不住的喜悦,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刚才从音频中听到的这些声音,在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什么情景?看到视频中潮水涨的样子,和你想的有何不同之处呢?”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今天的观潮这节课让学生看看作者描述的钱塘江大潮又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借助多媒体来给学生配图,学生边说教师边像学生展示带有此特征的图片,这样在视觉的冲击下,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就会提升很多。借助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让学生对语文阅读的魅力一探究竟,进而提升语文阅读水平。
        三、借助留白艺术,提升学生阅读想象力
        想象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翅膀,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人良好思维品质的象征。有想象力的人是有无穷力量的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感”与“读”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把阅读教学延伸到无限的想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想象总是给我们的阅读教学带来可喜的收获,因为想象的翅膀可以飞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阅读的过程是发散思维的过程。在触动作者灵魂的同时,也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思维的传播。比如,在课堂阅读教学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后要求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也可以规定一些奇幻推理小说供学生阅读,并让学生进行改编,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然而,空白想象的方法更适合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因为他们愿意阅读,并且有一定的阅读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空白想象的作用。最后,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交叉的,因此教师在具体应用中要有一个全面、全面的视角,使之相互补充,发挥最大的作用。另外,阅读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也能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一个长久的事情,教师在进行方法教学时,要立足学生学习特点,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实效。
参考文献:
[1]刘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48.
[2]张大薇.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36):13.
[3]李杰.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51+57.
[4]秦丽.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究[D].扬州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