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兴利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羊场乡松杨小学 553521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等大脑思维能力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因此他们在接触数学这种数理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时,往往会产生畏惧感和逃避倾向。情境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思维启发方式,即通过情景预设,用现实情境的导入让同学们较为直观的感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及数量的变化,并将这些关系转化为运算关系。下面,笔者将就小学教育中情境体验设置,来谈谈提升小学生数感和计算能力等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数感
情境教学是教育环节中课堂教育的经典环节,即通过与学科相关的情景预设对课程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乐趣,属于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对课堂的进程具有导向性作用。好的情境教学设置,需要教师对学科教学进程的充分把握、需要广泛丰富的题材选择、需要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然而,这些环节因为教学教学资源的局限性、教师对课程的把握程度等因素,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一、情境选取,要贴近生活
情境体验首先要让同学们乐于接受,小学的阶段对数理化知识的认知还停留在基础阶段,合适的情景导入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字的感知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在选择的时候,要选择生活化、富有趣味性的内容。同学们往往对生活中的事情比较关注、了解,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同学们也往往更加容易进入生活化的情境。
例如,在“时、分、秒这一单元教学中,考察的都是学生辨别基本时间单位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基本的时间观念、做好时间规划都是必要的,识表读书也是一项最基本的生活本领,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识别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线播放中央春节联欢晚会的片段:“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进行倒计时,整体喊下来时间节奏会比较符合,这就是让同学们初步体会到“秒”的内涵和基本长度,从计量短的时间逐渐过渡到分、时等较长的时间刻度,都可以进行类似的导入,这样逐渐深入、循序渐进,可以让同学们在切实感受到时间刻度长短的同时,对时间有更深入的把握。
二、情境组织,语言有技巧
情境组织得好,不仅需要合适的选材,还需要讲演者,即老师的语言的组织能力。学生在接受情景导入时,一边关注老师预设的情境内容,一边根据老师的语言介绍和引导深入情境体验。教师的语言技巧对课堂组织是有很大助益的,教师的语言一方面要严密规则,符合数学学科规范,另一方面也要增加趣味性和亲切性,循循善诱,让同学们乐于进入情境。
师生是课堂活跃的主体因素,任何一方出了问题,课堂的顺利进行都不能保障,何谈高效性课堂情境建设呢?
问题化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课堂互动模式,教师和学生通过问答,教师增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和理解,学生增进对知识的消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小学阶段最基本的算数教学为例,对成人来说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对小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复杂而必要的知识接纳过程,教师一方面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理解学生,一方面要善于突出问题重点,简化问题程序,并通过趣味性的情景设置,将学生自然地导入新知的学习。以人教版教材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为例,老师进行倍数问题提问时,可以演示“小熊开店”的动画情景,引起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兴趣,老师展现出小熊和店铺的卡通形象,还可以导入唐老鸭、米奇、机器猫等经典动画形象,接着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今天小熊的超市开张可热闹了,店里可有不少好东西呢?大家看看都有哪些物品,价格是多少?来了几位顾客,大家认识他们吗?看看他们买什么?小狗买4袋狗粮需要多少钱?买2袋呢?4和2这两个数字有什么关系呢?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吗?接着让根据老师的问题提示,在情境中搜索相关信息。
三、课堂黑科技,信息助力教学
信息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数学课堂可视化建构。课堂导入最重要的就是导入的话题,话题多、话题有趣,同学们才有更多分享的空间。老师或同学通过媒体动画展示,更加直观的呈现自己的想法,可以让观者更清晰地了解到图文中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分享和交流时的理解障碍也就消解了很多。
几何画板是信息可视化的代表性教育产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材“四边形”这一单元教学为例。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会进行情景导入,会展示一些几何模型和现实中的几何图片,接着会进行具体内容的讲解,比如图形的构成、图形的特点、图形的性质等,这些内容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但是相关定义会比较枯燥,而几何本身确是灵活多变的,如果引导不当,同学们很容易就会在对定理的学习阶段失去兴趣。几何画板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画板上呈现点、线段和轨迹,可以具体演示图形的构成和图形的变幻,图形标准、易于构造,随用随画。当老师讲到四边形的变换的时候,可以拖动一个顶点,构造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种类型的四边形,并完整展现出它们的动态变化过程。就这一奇妙的动态过程,同学们就可以有很多可供发挥的分享话题。老师在进行几何演示时提醒同学们关注进程,及时记录,有机会还可以小组尝试,再分享自己的观看或操作体验。
结语
课程导入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内容展示和课程进度,合理的课程资源安排,不仅仅是对教师课程资源整合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考察,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课堂内容体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艾立新.小学数学导入之法[J].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