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 艾克拉木江·吐逊
[导读] 全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多次指出:化学教学要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艾克拉木江·吐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泽普县第一中学   新疆喀什  844800

        摘要:全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多次指出:化学教学要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德育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定位与导向上,又是对德育渗透的延伸与拓展,尤其是其中涉及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更是对德育渗透的直接体现。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德育渗透与核心素养培育时,应以学生实际与具体知识为载体,借助化学现象、实验、活动等素材,从不同层面实施对学生思想认识与价值观念的塑造,让学生在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认知差异与个性特质,教师则应不断提升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与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为确保核心素养目标达成与德育渗透理念践行而提供助力,铺设道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渗透德育;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与德育渗透是高中化学育人功能彰显的主要任务,更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与完备认识形成的关键途径。高中化学中德育渗透的开展,主要指以具体教学内容、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认识洗礼、思想涤荡、品德陶冶,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高尚的道德品德。同时,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则主要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大领域,其在育人理念与教育定位上,与德育渗透相互融合、彼此补充、紧密关联。因此为了实现德育教育渗透与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教师在落实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时,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从教与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强化对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参与、感知、体验的机会,借助一些针对性、开放式、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实施,不断强化对德育渗透要求与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使高中化学教学的教育作用与育人功能得以切实发挥,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与完备认识的培育,将高中化学教学引入纵深视域。
        一、借助实践活动锤炼学生的道德品质,落实德育渗透与核心素养培育
        高中化学中涉及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唯物辩证思想、价值观念塑造的案例、素材比较宽泛,且可以从不同领域为德育渗透提供铺垫。但是,由于很多德育元素普遍比较抽象,其只有以实践与探究与载体,方可真正融入学生心灵。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指导时,教师应该以新课改理念为引领,切实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借助一些具有探究性、实践性、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引领,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探究化学知识内涵,深入体味化学学习魅力,在自主探究、协作互动中强化师生、生生合作的效能,于无形之中践行核心素养目标与德育渗透要求。而且,随着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面对不同化学学习内容、具体化学教学问题,便会自觉开展探究、分析、研讨、思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会获得全面培育,德育渗透自会显得触手可及。例如,可以借助工业污染现状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分子的性质与组成,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变化规律;依托学习钠、硫等元素和化合物,使学生了解自然万物间的联系。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实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强化其核心素养塑造。
        二、通过情境创设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念,践行德育渗透与核心素养发展
        众所周知,很多化学原理的形成、结论的得出,都源自研究者对现实生活问题的充分探究与思考。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积极提问,并通过对不同课堂问题的科学分析、有效解答,提出诸多必要性应对方案,在问题驱动下带着饱满热情、浓厚兴趣、迫切夙愿参与化学知识学习,在分析与探究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强化,于潜移默化中实施德育渗透。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在课堂即时引入一些生活性问题,组织学生在分析、探究、解决问题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深度塑造。所引入的问题可以是:铁生锈的原理是什么?我们生活中吃的喝的很多物质为什么会变质,变质的过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冰箱可以制冷?组织学生在生活性问题的思考、探究中调动其化学学习热情,实现对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促进德育渗透目标的达成。又如,在开展“原子结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影视资料展示二战期间日本遭受袭击的史料,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正确世界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
        三、依托实验驱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凸显德育渗透与核心素养提升
        实验是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内涵,获得认知迁移,塑造正确价值观念与积极人生态度的关键途径。因此,教师可以从实验入手,组织学生在不同学习方法的辅助下提升自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需要的满足。将诸多与生活现实相关联、相衔接的化学实验渗透至课堂教学领域,组织学生开展分析、实践、探究,从不同领域实现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等各类化学反应的利用,倡导学生结合实验原理,构建实验方案,用自己的方式验证具体化学现象,研判自己的猜想,通过结论与假设的对比,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验探究中全面强化对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开展与“电解质”有关知识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电离概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电源、导线、金属片、HCl溶液、NaCl溶液、蔗糖溶液等进行导电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结论的分析,获得科学态度、科学认识、科学精神的培养。
        四、结论
        总之,落实德育渗透与核心素养培育是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化学知识、切实提升认知能力,获得健全人格塑造、自身发展满足的基础与根本,也是确保高中化学教学向着纵深、多元、宽泛领域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德育渗透的实施,又是一个持久性、发展性过程,既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师生之间形成合力,方可为学生思想认识提升、价值观念塑造、健全人格形成奠定基础,提供保证。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践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德育渗透目标时,应该以学生认知现状与具体教学内容为参考,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措施的优化,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探究、感知的机会,鼓励学生科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全方位、多角度认知体验中获得健全人格塑造、发展需要满足,以切实彰显高中化学教学的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早日成长为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蒋彩霞.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26.
        [2]班英.高中化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路径探索[J].吉林教育,2019(32):32-33.
        [3]王平林.新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70.
        [4]杨波.德育,高中化学课堂一面鲜艳的旗帜[J].吉林教育,2019(08):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