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林淑霞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制度越来越完善,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

        林淑霞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洋忠小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制度越来越完善,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教学成果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思维导图作为一项教学领域的创新研究,其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了教育学者的认可。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其教学的优势,现在正在不断尝试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下文中,将通过概述性的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及教学优势,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小学生通过低年级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数学这门基础性学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高年级的数学不同于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要从简单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理论讲解,升级到数学逻辑关系模型建立上。因此,如何利用和发挥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并巧妙的应用在具体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日常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通过简要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及教学优势,进一步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教学优势
        思维导图是又名心智导图,是刺激左右脑开发的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利用图形,模拟大脑逻辑中主体与各个分散层级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颜色和图形进行记录,在形式表达上不仅效果更好,而且更加生动有趣。
        因此,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思维导图的表达更加容易被正处在数学思维逻辑形成初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此外,通过这种色彩分明的图形表达方式来教学,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对比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为有趣生动,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一)利用思维导图编辑教案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日常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把当堂的教学知识点罗列在一起,在逐一讲述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如何去应用。虽然高年级的小学生的课堂纪律较低年级的学生要好些,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案对于他们来说,仍然让他们提不起兴趣,课堂教学气氛也会十分沉闷,互动效果差。等到课程结束,这种刻板的理论知识,就会逐渐被淡忘,失去教学意义。如果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编辑数学教案,老师就可以利用逻辑关系简单明了的将数学的知识点和大纲教给学生。例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中,关于三角形面积的讲解。把三角形面积计算的要素作为素材,通过不同颜色来标记,讲解三角形面积计算中的逻辑关系。这样不仅更加便于学生理解,也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方便学生记忆。


(二)利用思维导图的办法划重点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难点通常在于理论知识点交错复杂,在记忆和理解时会出现偏差,导致掌握和运用时不正确,没办法合理解题。因此,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过去传统那种通过死记硬背的办法来学习的方式就不太适合了。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发散性思维方式来疏导逻辑关键点。所以,在讲解数学重点难点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来教学,让学生在复杂的数学逻辑关系中找到便于自己记忆和理解的办法。例如,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中,关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办法,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层级关系来把复杂的问题明了化,这样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时候就会更加轻松,同时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三)利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网络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在教材的设计中,由于要分章分节的讲解,就会使得数学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分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成果验收时,要考察的还是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连贯的去运用。因此,为了更好的展示教学成果,在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办法来建立一个贯穿各个知识点的网络模型,进而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和运用。例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中,分数除法的复习办法。通过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把分数除法中各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进行罗列和排序,进而复习和回忆教学知识的脉络点,对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样学生在运用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自行贯通各个只是重点。
(四)利用思维导图记录学习内容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内容较低年级的内容要难许多,因此,在教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记录学习内容的习惯。这样通过学习笔记,在回忆和巩固过去的学习内容时就会更加快速和有效。但是学生在记笔记时也是需要技巧的,老师在课堂讲解时,学生的注意力如果都放在记笔记上,就会影响课堂的学习效率,这样得不偿失。因此,利用思维导图来记录和整理学习笔记就好多了。例如,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中,负数的学习笔记。老师在讲解负数的概念时,通过思维导图的逻辑性来理解和记忆的同时,在学习笔记中可以运用画图的办法把老师讲解的负数的知识点简要的下来,这样不仅能够形象的表达和理解负数的概念和意义,还可以让记忆深刻,便于数学思维逻辑的建立。
        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手段,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而数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入门根本,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的重点。思维导图是近年来教学专家提倡的一种教学创新思想,在尝试应用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探究教学应用策略,势必为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来带更加喜人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徐碧玲.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师,2021(02):71-72.
[2]罗庆望.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1(04):46-47.
[3]凌玉礼.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1):35.
[4]王淑真.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J].读写算,2020(22):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