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发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城镇中心校 6577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为顺应当前教育形势和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了积极地调整和创新,并将生活化教学法运用于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知识点、联系实际生活讲解数学知识、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而使学生更易理解、掌握生活化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这表明开展生活化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现阶段,在新课改持续推进和发展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师根据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积极运用了生活化教学策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学习、认真思考。同时学生对生活化的知识点非常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后,能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能够结合生活思考教学内容,逐渐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力。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开展的意义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十分必要,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特点,而生活是现实、丰富、具体的,如果将数学与学生的具体生活联系起来,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给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同时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现象能力,丰富学生的认知;第三,“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旨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用性,通过生活化教学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二、小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如一出精彩舞台剧的序幕、一个经典小说的开头,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不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或者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使学生迟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中。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也是小学生比较亲近的场景,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当中的事物进行导入,这样能够使导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折线图》这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并且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对这个节目熟悉吗?”学生回答:“熟悉。”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天气预报当中蕴藏了不少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挖掘一下吧!”接着,给学生展示了十天之内的气温情况,分别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读取这两张图中的气温信息,并且比较这两种统计图各有什么优缺点。由于天气预报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此外,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可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几种图形运动的案例,比如乘电梯、荡秋千、传送带上的物品,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二)课堂情境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公式和符号的教学,学生难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排斥的心理,也难以有效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的生活场景之中,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注意设置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场景,而不是学生陌生的领域,这样才可以使生活化情境发挥最大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圆”这一部分知识时,探究“圆的周长”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了生活化的情境:第一步,带领学生复习过去的知识,进行知识迁入,让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二步,分组合作,实践操作。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前准备好的工具,卷尺、绳子、铁环等等。其次,引导每一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总共有三种方法:一是用绳子绕铁环一周,再把绳子拉直,用卷尺测量绳子的长度,即圆的周长;二是让铁环在平铺的卷尺当中滚动一周,直接得出圆的周长;三是沿一条直线滚动铁环,用铁环走过的距离除以滚动的圈数就是圆的周长;第三步,让学生综合对比这几种方法,看看哪一种方法最便捷实用,让学生思考决定圆周长的因素是什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布置一些和生活相近的作业,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的能力。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更加倾向于“题海战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然而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式,注重精准,给学生布置具有探究性的作业,这样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了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搜寻生活中应用“百分数”的地方,并且总结百分数应用的优点。学生通过调查发现了许多百分数:新衣服上标签成分是用百分数表示的,如涤纶10%、棉90%;牛奶盒子上各种指标的含量也是百分比的形式,如脂肪 0.5%、钙 2.9%、蛋白质 1.7%等;洗衣粉上标有加量 25%的说明。此外,在学习了“简易方程”之后,让学生寻找生活当中应用方程的案例,让学生自主设计一道应用题,并且在课堂当中充当“小讲师”,将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大家。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学会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海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2).
[2]刘百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剖析[J].学周刊,2020(1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