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李铁松
[导读]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

        李铁松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122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要求各学科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进行科学的引导。教师要明确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是发展中的人,并且他们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就,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极强的抽象性的学科,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要求更高,因此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已经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实践内容进行结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引言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性上,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假设、创新来达到对知识掌握的目的。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也是数学教师当前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数学作为高中阶段一门关键的学科,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抽象性较强,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课堂上有效的时间进行讲解,学生是很难完全掌握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通过长时间的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学生的数学成绩必然会有明显的提升。对此,数学教师也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更加科学的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学生的数学课堂为突破点,努力让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实现学生理性思维的打造。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的主要目的往往是为了加快对社会型人才的输出,但是这样的教学形式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并且存在一定的功利性。这种思想下培养出的人才大多存在一种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且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在明确当前教学中显现出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之后,数学教师就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也能够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
        (一)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是非常关键的,最重要是的先引导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基础知识储备,那么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就会相对比较容易。在新旧教学模式交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不断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同时也需要学生在学习观念上有所转变,并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动其汲取一些重要的内容,在遇到问题时也要在第一时间提出来。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在遇到问题也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进而有效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
        (二)满足高中数学改革需要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都开始重视起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的方法。虽然一直以来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都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在学习的这个阶段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在未来学习中的节能培养打好基础。


        (三)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关键因素,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作为教师和家长就需要对此引起高度注意,要知道兴趣对于一个学生学习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理解和实践,并不只是简单的将知识进行了解和记忆就能够学好这门学科,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够逐渐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对提升自身数学成绩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策略
        (一)引导学生做好新知识的预习
        由于数学学习的复杂性,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内容之前要做好预习,如果学生不做预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引入知识点会导致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甚至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我们所说的预习,并不是学生在上课之间简单的看一遍书本,而且要在看书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基础概念以及公式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能够在预习之后通过自己的语言将其叙述出来。之后教师在围绕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式预习,能够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提升学生思考的能力,为接下来的正式授课奠定基础。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要先带领学生一起预习,让学生能够掌握预习的要领和关键,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预习方式以后,再进行自主预习。
        (二)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很难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进度,也很少进行课堂提问,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完全可以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通过遗忘规律我们得出结论,学生是必须要进行课后复习的。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安排课后复习内容。但是在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在课上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就会相对比较轻松,相反,那些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就会显得比较吃力,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很难独立完成。面对当前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采用分层布置的形式,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是学习的重点,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掌握;对于一些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进阶的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教学,让学生对课堂更加感兴趣。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首先就需要教师明确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实际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作为中学生也要在学习观念上有所转变,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焦元平. 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 (11):69.        
        [2]朱艳武. 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 数学大世界, 2019, (8
        [3]丁春梅.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教学方法,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