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蕾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依龙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业生涯中的基础,对学生逻辑思维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通过教师不断改善教学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改变以往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便可提高教学质量。如今,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改变教学模式是教师们当下的重要课题,接下来针对这些课题提出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改进优势;改进方法
前言: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的使用变得更加广泛。这就使家长和教师都更加重视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让我们看到了问题所在,由于大部分学生本就对数学兴趣不高,加上改革使他们对于数学关注度不够,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授课方式。
一、数学课堂的形势
1.课堂活跃度不够
数学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课本上的内容更是让人难以理解,但是,教师还必须要根据教材制定教学大纲。根据课本进行授课,为学生灌入枯燥的知识点,不但使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而且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充足、不全面。要想充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那么课堂上必须要有营造一个积极讨论的氛围,才会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采用游戏、分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调动课堂的氛围。好的氛围促使学生提高理解能力、逻辑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质量。
2.师生关系的亲进度
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往往是不够亲近的,导致了有些学生不敢发言、遇到困难无法解决等问题。大部分的授课模式都是老师主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也会导致不同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的程度不同。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学生跟着老师的进度走,学生完全失去了主动性,在课堂上属于被动的状态。有的教师还会一味照着课本去讲解内容,不会顾虑学生们的情绪和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对数学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而抵触和厌烦数学,这样降低了教师们的教学效率。
3.方式枯燥、单一化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课堂上会出现开小差、说话等问题。这个阶段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判断力相对较低,就会导致数学课堂缺乏积极性。此时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利用教具来帮助学生们更加容易分析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得到答案。课堂上不要靠说来解答学生的疑问,尽量借用工具使学生更加直观看到问题,帮助学生学到知识。课堂上使用教具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变得有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4.学生对数学喜爱度
由于小学数学的难度增加让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人数急剧下降,数学让同学们感到越来越不好理解,在解题过程中思路越来越少,造成了看到数学就反感的现象。小学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有些相对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更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然他们对数学会越来越失去信心从而对数学没有兴趣。
二、创新教学的战略
1.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
以往教学课堂上通常会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负责听讲就可以了,这样导致学生失去了主动性,从而降低对数学的兴趣。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还需要教师从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可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仔细观察各个学生在上课时的变化再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课上教师尽量做到让学生都理解所学内容的知识点,如有任何疑问积极发言,可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小学一年级“《认识钱币》”中,教师先不要直接让同学看书上的内容,可以先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向学生进行提问。“购买一个笔记本,可以怎样才能给出正确的钱?”然后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举手回答,这样看似复杂枯燥的数学问题将会变得有趣,在提升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数学问题更贴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能力
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存在好奇心,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来针对小学教学模式进行更新。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由于课程的改革,教师们在上课时可以运用情境教学和课件教学两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改变以往枯燥的讲课方式把问题进行动手操作展现出来或者利用生活使学生体验问题,促使问题简单化、清楚化。课件教学是以电脑为主向同学们展示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多设置带有动画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带动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向学生展示图形变换的过程是如何得来的,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主动思考,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锻炼学生积极发言
课堂上最重要的就是氛围,好的氛围可以带动学生更好学习知识。在当今情况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要想改变学生,还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抢答环节,使学生展开竞争模式来获取胜利,从而激起学生的好胜心理,也会让课堂活跃起来,达到教学目标。除了这种方法外,老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厘米和米的认识》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拿着尺子去对物体进行测量,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单位的概念和运用,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
4.促进师生,提高质量
教学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惧怕老师,不敢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如果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那么就需要教师从根本出发,观察学生的不同情况。生活中教师可以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多和学生接触,让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敢于和教师诉说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面向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方法,教师进行耐心指导,从而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结:
由此看来,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要任务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制订出不同的方案。课堂上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利用竞赛和创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参考文献:
[1]何开平.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81-83.
[2]林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2017,16(11):99-101.
[3]薛庆彩.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