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春妹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平乐瑶族乡寅亭村羊角小学 547609
【摘要】 从新课标实验稿中的“空间与图形”到修订稿中的“图形与几何”,都突出体现了几何学的本质:以图形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以空间形式作为分析和探讨的核心。其变化一方面体现在内容结构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变化的课程内容中有增强的内容,也有削弱的内容。但新课程标准始终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作为核心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
?学习和应用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误区
(一)教师对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缺乏认识
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往往不够重视对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只是按照课本中的内容教学,不会通过拓展课外知识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认为学生只要能按照书本中给出的公式会解题就可以了,完全忽略了空间图形与生活中的关系。这导致学生因为不清楚图形之间的关系,而使得解题困难。
(二)教师忽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空间想象力差
在进行空间图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让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时,只是让学生通过图片来认识。 其实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这些,仔细研究几何图形的具体特征,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能使得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好奇心很强,而且还有强烈的探究欲。他们常常对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物体充满了探索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来设计教学活动,将空间概念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来指导学生探索空间的奥秘。例如,大多数小学生比较喜欢玩积木,而积木由具有不同形状的几何对象组成。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识别这些物体,并利用积木来建造各种建筑物。在创建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将积木放在一边,并将每个构建块放置在最合适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空间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从长远来看,学生们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空间观念。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耍的同时掌握了数学,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启发了他们的智慧,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有效得多。
(二)观察具体的实物并手动操作
如果要想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几何图形,则必须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思考,以获取理解和掌握。最终达到变革和创新的目的。 以上理念是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的必要前提。教师应教给学生辨别图的方法,让学生看到图与图之间的异同,并运用类比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图形的异同,并根据现有图形将其转换为新图形,进而学生会更容易地运用空间知识。例如,在学习等边三角形时,我将其与等腰三角形进行类比,前者是三条边、三个角都相等,后者只有两条边、两个角相等;当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60度,那么它就是等边三角形。通过不断的改变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大小、形状,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加深了他们的印象,或者让学生说一说教室,操场和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这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地相关知识要点。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图的特征实现不同图之间的转换,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例如,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还有上文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可以运用此方法。让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操作,然后老师再从一侧引导它们。这时,学生的头脑中机会逐渐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图,将图形之间的联系有机地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三)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应用
几何初步知识的成功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形体特征,形成正确概念,而且要在理解相应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需要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都要求六个面的面积,让学生举出实际例子,说一说每一种情况各应用什么方法计算。如计算做一个油箱用多少铁皮要求六个面的面积,计算涂游泳池四周和底部的面积应求五个面的面积,计算粉刷烟囱的面积应求四个面的面积等。通过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明确了表面积的计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学习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个花坛,并计算出各种花草的面积;学习了圆的周长后,让学生设计一个水桶盖。这种方法可以加强数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水平。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些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仅靠学生的想象力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借助其他教学方法以巩固和加强教学质量。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数学空间图形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可以动态地简化复杂的事物,具体化抽象的事物,深受广大数学老师的青睐。教师可以以直观动态的图像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些抽象的事物,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沉浸在多媒体营造的氛围中,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绘制空间图形时,要求学生在纸上绘制空间图形,用平面的纸张体现空间的效果,对于空间概念薄弱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题。学生通常在开始阶段往往会将空间图形直接绘制成平面图形。针对这种现象,我引进了多媒体技术。首先,我利用多媒体绘制了空间图表的绘制点,并让学生模仿绘制。然后学生们开始独立创作,并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学生的作品,其他学生对此发表评论。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评估,指出并纠正学生绘画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纠正。 这种利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以指导学生绘图,深化和加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相应地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五)设计实践应用,完善评估系统
掌握了几何空间图形的基本特征后,还需要注重训练学生空间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例如,让学生测量家中的桌子,椅子和床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其面积。这些事情在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此外,教师必须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作出合理评估。只有正确评估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才能培养学生高水平的空间概念。因此,教师必须完善考核体系,建立合理的考核方法,改变原有的考核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躇而就的。教师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要耐心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这样不仅对数学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也非常有用,特别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十分有益。尽管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空间的概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我相信这些问题终将会迎刃而解的。
参考文献:
[1]丁婷.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2017(2)
[2]刘琛.观察想象思考,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空间观念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