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毅平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芒场镇磨岩小学 547215
【摘要】空间和图形能够很好地形容我们生活的空间,从而最大程度上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更好地把它渗透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空间;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空间和图形这一部分的时候,老师应该主要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观察,这样才可以让学生通过推理操作等步骤去认识相关的几何图形,从而储存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的位置等意识。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增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这样才可以把空间与图形更生动的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最终让学生在脑海里存储相关的动态图片,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相互融合的意义
(一)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专业知识更加信息化。通过网络的连接,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从而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依靠教科书或其他参考书,但是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增加教师的知识水平,并与时俱进。他们可以组织带有图片和文字的典型和新颖材料,生动地教导学生,并通过搜索功能在互联网上搜索各种知识点。
(二)使图形的演示效果更好地展现
从抽象到形象是图形教学中的动态内容,这也更好地能够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打破难点,让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课本上的例题、插图、推理、证明等都是属于静态的教学材料,只依靠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对图形进行描述是很难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未有主动参与性。这也导致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构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对其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小学生正是处于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阶段,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图形与几何”中的图形更加直观、更加立体、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去接受到新知识,图形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的感官意识得到激发,从而在对学生进行这一课程讲解时能够更加容易。
(三)提升课堂趣味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进入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这种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图形和几何”知识时,使用投影仪、电子绘图板等可以在学生面前更直观地呈现抽象图形,并指导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信息技术中包含的拼图和绘图功能还可以使学生开发游戏来消化和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点。利用这些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师生关系。
二、提高小学数学几何与图形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性研究方法
(一)培养灵活思维,展现信息技术优势
在图形和几何的教学中,教师无法通过语言描述使学生理解一些关键点和难点。在这方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借助声音和图像,抽象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和老师解释不明确的问题,并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面的表面积》时,多媒体信息技术可用于将学生的抽象空间思维过程转化为直观的图片显示。例如,老师对正方形的六个边进行动态处理。通过观察扩展过程并将原始图形与扩展图形进行比较,学生可以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对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形成系统的思考。或在寻找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三组图片中显示不同的空间思维活动,从而使抽象思维变得直观并克服了教学的困难。
(二)巧用信息技术设计练习,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知识的强化过程。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加深记忆。不断地练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以最大程度呈现学生的练习过程,更好地了解学生做题的正确率。然后根据显示的结果让学生共同进行探讨解决,使反馈的结果更有针对性。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改变练习的形式,增加练习题目的趣味性,让学生做题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分类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们呈现一幅包含各种形状的大型图案,并添上不同的颜色,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图案上的图像进行分类,由于孩子们的思维不同,所以最后的结果也有差异,这样就会引起同学的思维活跃性,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明白分类需要标准,然后在匪类的过程中,更好地处理好分类与分类标准之间的关系,从而起到教学作用。另外,利用远大学云的教学软件进行数学练习,效果也相当不过。例如上课做选择题时,每个学生用一个答题器进行答题,这样能很直观地看出学生答案的速速、答题的正确率(答对名单)、错误率(答错名单),不仅能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且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灵活性
信息技术是灵活的。在推导教学圆的公式时,将圆分成若干扇形的小区域,形成一个近似的矩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圆分为4个部分、12个部分、24个部分等,学生看到了将一个圆变成近似矩形的过程,发现平均分的份额越大,与矩形的变换过程越相似。这是信息技术灵活性的体现,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自觉探索,主动提出许多问题。这样才能延伸数学知识,优化习题设计,延伸数学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拓宽学习范围,使习题设计更加有趣,使抽象的几何图形更加具体生动。让信息技术真正发挥几何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创造了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图形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图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既可以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加快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勋德.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36):184-185.
[2]王丽珍.信息技术在图形与几何中的融合[J].教育,2020,(9):57.
[3]翟健.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