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邹飞 杨艳娟
[导读]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在思维、认知、理解、推理等方面能力的欠缺

        邹飞   杨艳娟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四合镇中心小学    112505
        摘要: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在思维、认知、理解、推理等方面能力的欠缺,以致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更具必要性、现实性。而且,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可以使诸多比较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显得更为直观、形象,且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育,数学综合素养的塑造,都会产生积极且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驱使下,学生对于很多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生成过程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科学性自会切实增强。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应积极探寻有助于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手段与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辅助性素材、资源、现象、场景等引入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促使学生在生活化认识视域内探索数学内涵,领悟数学本真,获得认知迁移与需要满足。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的引领与驱动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特质更为显著,很多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展、落实也更为贴近学生认知特性,势必会诱发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与途径的变革与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数学是一门以符号与数字为载体的认知工具,其对于小学阶段学生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理解能力、探究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而且,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所涉及的很多概念、公式、定律等,都源自对生活现象、问题、实物的抽象与延展。另外,随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生命力、影响力也会切实提升,更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认知夙愿的释放。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关注学生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就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予以延展、措施进行优化、方式灵活变革,并加强对生活化元素的开掘与利用,以促使学生在生活化教学的驱使下积极投身数学认知实践,在生活与数学的过渡、迁移、转换中领悟数学内涵。并通过对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的应用,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生活化领域,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能,又满足了学生认知发展需要。
        一、积极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想观念与教学模式的束缚,以致很多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推进,基本以讲授与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手段比较单一,数学的育人功能难以凸显。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则可以切实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与缺憾,将小学数学教学推向全新高度。因此,教师应该树立起生活化意识,在落实教学实践中有效贯通、深度应用生活化教学所对应的要求、准则、模式等实现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培育。并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吸纳与借鉴,将其灵活、科学迁移至学生认知视域,使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素材借用与生活化教学的预期目标无缝对接,更好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开展。以达到充分、高效培育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在生活化意识的驱动与作用下,小学数学教学自会向着更为高效、深入、多元的路径而有效推进。例如,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前往超市用20元购买作业本、铅笔、橡皮、圆珠笔等学习用具,使学生在计算价格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与价值,为帮助其更好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计算规律而提供保证。借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来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实现对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突破。


        二、科学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切实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切实延伸、拓展小学数学教学路径,使很多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指导手段、方式、途径等更为具体、形象、鲜活,更利于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应通过对媒介资源的借助,利用视频、图画、声音等媒介资源,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接性呈现,将学生引入更为直观的认知情境,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充分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原理的价值、作用、意义。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对生活素材的引入,来构建真实性生活情境。利用与学生现实生活关联比较密切的一些生活素材,组织学生在观察、探究、研讨中激活其思维与认识,强化其学习与理解。例如,在开展“认识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就诸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类图形予以展示、呈现,并组织学生在观察、对比中说出不同图形在造型、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与区别,以实现对学生空间思维的激活。使原本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更为直观生动、丰富多样,从不同领域强化了对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与调动。
        三、即时引入生活化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效能
        现实生活中很多与数学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更受学生欢迎,且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效能全面提升提供铺垫。因此,教师应该以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为驱动,来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以更为丰富的体验、更加深入的认识获得发展实现与需要满足。一是借助生活化游戏活动,组织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更有利于学生认知需要的满足。二是利用生活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观摩、感知、体验、参与中灵活把握教学内容的特性,为学生思维激活、认识提升给予保证。例如,在开展“轴对称图形”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前收集的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花朵、叶子、玩具、模型、图画等引入课堂,并分别发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对比,并通过对不同生活物品的“翻转”、“对折”、“旋转”等,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性质,使课堂教学的方式更加丰富、多样、灵活。由于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更为贴近学生认知需要,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全面调动,数学课堂教学的效能自会获得充分提升。
        四、结论
        总之,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是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发函的必然,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视域,且全面释放了小学数学的育人功能。借助生活化的方式、手段、途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还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获得变革、路径得以延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加之其在思维、认识、理解等方面的差异,以致教师在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开发、有效借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素材,并对其进行加工、整合、迁移,就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予以创新与优化。为帮助学生更好学数学、深入用数学提供铺垫,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能,切实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丽花.试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9(30):43-44.
        [2]郝帅,田茂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2):52.
        [3]王美纤.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9(29):194.
        [4]秦淑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实施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