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明
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
摘要:好的音乐使人快乐,能促使人们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愉快学习音乐,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建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师生之间应通过有效的沟通、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建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使学生在音乐课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音乐 ;愉快教学 教学方式
随着当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运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有效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质量,进而实施愉快教学策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如何有效实施快乐教学的方式进行分析、探究,以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
一、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热情
如果一个小学生没有理想、缺乏学习的动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那么,即使他的智力再好,任何成功也将和他无缘。所以在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因素正趋发展的小学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导向,为学生身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是我们音乐课程教学中不容推卸的责任。
就兴趣来说,我们一直都知道,“兴趣”作为一种对周围的现象或事物表现出的喜好情绪,对人的各种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因为它是每一个人从事各类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而我们的音乐教学本来就充满了各种的乐趣,因此要做到让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这一点并不是很难,我们只要有个认真的设计,充分利用这一个有利的因素,使学生建立起浓厚的音乐认知兴趣。
与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相比,小学生似乎更迷恋于流行歌曲,在他们的世界里,周杰伦、超级女声等往往占据了他们的全部艺术细胞,不光是酷爱学唱这些偶像的作品,有时竟连这些明星们的装束、说话口吻都作神似的模仿,这就体现了高年级学生的盲目崇拜和缺乏理性的追捧。如何巧妙地引导他们进一步理性地认知这一现状,是一个音乐教师必须认真去考虑且实施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让学生来学唱。如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就是一首培养自信心的歌曲,还有周华健的《风雨无阻》也是一首积极向上的好歌,还有许多既好听又适合学生学唱的歌曲,如《朋友》、《天堂》、《青藏高原》、《同桌的你》、《我相信》等等。每个月,我都会安排一次歌曲接龙比赛或者歌表演比赛,课内课外的歌曲都可以唱,发现学生唱歌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二、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舞蹈是情感的体现,音乐与舞蹈的相结合可以充分表达学生内心情感世界。而当前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在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融入到音乐学习中,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充分学习音乐的知识,了解音乐的特色,加强学生的情感意识,从而发展自身思维感悟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歌唱《云》一课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音乐优美的旋律适当加以简单动作表演,用形象的动作方式来感染学生,再播放一些大自然花香鸟语、水流攒动的录音,把学生带入大自然的世界中,在放松心情的同时,感受天清气朗的美好和烟雨云烟的世界,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不仅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还充分带动学生积极性,顺利导入教学内容,实现愉快教学目标。此外,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兴趣,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结合教学内容形象地播放一些动画、视频、图片等,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教学知识。例如:在进行《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内容教学时,可以先播放一些相关动画片的短视频,如猫和老鼠、白雪公主、懒羊羊与灰太狼等当下较受小学生欢迎的动画片,在学生认真观看的同时引入教学内容相应问题,让学生通过充分融入视频情景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并认知动画人物,从而对于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增加知识的积累,提高学习能力。
三、启发内心世界情感,激发学生唱歌欲望
传统教学理念中,多数教师只要做到教会学生能熟练、正确唱会一首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没有注重音乐歌曲中情感的表达和其代表的艺术形象的了解,导致学生就如背诵课文一样把音乐歌曲正确背诵下来,并没有运用真情实意的感情来歌唱、体会,造成学生对音乐学习没有兴趣,歌唱效果死气沉沉,逐渐丧失音乐学习的动力。为了改变这种形式,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小学生的性格、自身能力的差异性,合理运用教学模式与生活中真实情景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引入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在动物园里》一课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熟悉教学内容,然后带领学生按照节奏进行简单歌唱,很容易就能学会。然后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让学生各自回忆自己去动物园里见到的各种动物时愉快和新奇的心情,带动学生兴趣,激发情感,进而进行不同动物叫声的模仿的小活动,再适时引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并理解音的长短,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鼓励式教学方式、愉快教学中体验成功
当下社会的小学生基本都是在家庭宠溺、关爱中长大的,心理比较敏感、接受能力较弱,通常会因为教师一句简单的话语刺激到学生心理而导致巨大的行为转变,出现厌学、严重者甚至出现厌世的现象,这是需要引起广大教育者重视的。因此,作为教师,要合理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不要经常以批评式的口吻来进行教育,一旦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适当地激励,并提倡对其他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帮助的行为,不要与之进行过度对比。对于学生的错误答题和进步缓慢等问题,要委婉地指正并适当给予鼓励、表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能进行有效学习的主要因素,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合理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围绕愉快教学、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带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丰富内心世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利娜.在小学音乐课中实施愉快教学法[J].散文百家(下),2016(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