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意识培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缪永有
[导读]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缪永有
        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中心小学  536017
        摘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体育锻炼的运动设施、器材的损坏带来的安全隐患;二是学生本身体育锻炼的安全意识不足,可能会因为兴趣、好奇心理的驱使影响到个人安全的体育活动;三是不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过度的体育训练或是体育课堂中缺少热身运动的引导,伤害到小学生的身体。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意识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安全意识;培养探析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方面除了关注学科教育的改革和成果之外,也将体育教学作为关注的重点。但在关注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仍然对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等都没有及时的转变,以至于安全问题成为了体育教学的关键。尤其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正视安全问题并且提出规避与应对的方式策略就成为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一、关注学生个人状况,在体育中落实因材施教
        体育课上的安全事故往往高于其他文化课程,这是由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学生个体情况所决定的。尽管体育教学内容和运动项目在一个班级教学中总体一致,但一个班集体学生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比如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能负荷大容量运动;有的学生身体不好,或者患有先天性疾病,比如心脏病、哮喘病,都非常不适合强度过大的体育运动。如果我们体育教师在不了解每个班级学生情况时,采用“一刀切”教学模式,课堂上有学生晕倒、发病、受伤可能就会成为常态,这也是体育课上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们体育教师应当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理念,研读教材前先研究学生,了解每一个班级全体学生,哪一位学生患有何种疾病,哪一位学生身体素质差不适合体育运动,哪一位学生体育技能差,需要特别关注以避免受伤……当我们全面了解学生之时,安全事故自然就少了。当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告知教师自己身体情况,避免因疏忽而发生体育安全事故。
二、针对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弱的问题,开展安全防护知识教学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个人体育认知弱,并不知晓自己的一些行为在体育活动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问题,如佩戴了手表、首饰等容易出现磕碰现象等。所以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开设专门的安全防护知识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认识到预防体育训练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教师在思想上要引导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行动上也要以身作则,与学生保持沟通,了解小学生心理特点,关注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例如,在小学体育有关“前滚翻起立”的动作教学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小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能力,但是小学生喜欢佩戴手表、金属发卡,衣服口袋里装着一些小玩具等,导致在进行前滚翻起立训练时手腕、头部等部位容易受到损伤,影响到小学生的安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设计了一场针对“前滚翻起立”的安全知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小故事讲述了在前滚翻起立中佩戴手表、穿戴不便捷的衣服带来的危害,促进学生从故事中获得经验,了解到进行体育训练时要注意自身着装的轻便。学生在经过安全防护知识的指导学习之后,逐渐树立自我安全意识,有助于小学生之后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降低危险。
三、教给学生安全技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即使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前对学生进行了安全健康教育,贯彻落实了因材施教理念,课上依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这是无法完全规避的。所以,教给学生安全技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简单的体育技能和安全自救技能后,发生安全事故时才能从容应对,避免学生受到二次伤害。这也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全面了解并且掌握生活、生命相关的运动技能、逃生技能、自救技能,并且不断提高自身这方面教学能力,以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相关技能。针对此,我建议每学期可定期开展运动技能指导主题活动,比如以“防疫、溺水、车祸、故意伤害、火灾、绑架”等为主题,教给学生对应的逃生自救技能,一旦发生危险,学生可自救和自我保护,保证学生生命安全。此外,我们也可以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或者请学生家长代表演讲,比如有学生父母是从医的,可以给学生科普医学小知识;有学生的父母是消防员,可以请他给学生讲一些防火防灾自救措施……教师和专业人员共同给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安全技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保证学生能够将安全技能运用于生活实践。
四、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不可否认的是,开展体育教学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发生安全问题是很可能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尽量避免或者是减少这类安全事件的发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教师做到的就是强化自身与班级学生的安全意识,开始必要的安全教育。这种安全教育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运动安全的相关知识以及遇到危险情况的简单自救方法。其中运动安全的相关知识实际上主要是体育教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对于小学阶段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来说,他们所适合的运动类型、运动强度等都存在差别。所以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这些知识,并且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和因素。
结束语
        解决小学体育课堂的安全问题,帮助小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安全意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者不可忽视体育安全问题带来的隐患,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体育训练环境。
参考文献
[1]冯冰.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2):107-108.
[2]苏建新.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意识的培养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2020年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卷三)[C].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2020:2.
[3]高振亮.小学体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教学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