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
常州市第五中学 21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高中生们的美术教育学习越来越重视。目前高中的美术鉴赏课程中,图像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们进行图像运用的重视和关注,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图像运用存在的不足,优化图像运用的策略和注意事项。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探讨了美术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强对学生们进行美术图像识读的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美术;图像;识读;教学;
在高中生们的美术鉴赏课程中,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被国家列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国家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倡导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各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所负担的学生美育功能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对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优化和升级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措施。在互联网背景下,核心素养为美术教师教学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教会学生们进行图像识读。所谓的图像识读就是指学生们对于美术的作品、图形或者摄影以及一些其它的视觉符号进行识别和解读。学生们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识读,运用联系或者比较、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整体观看,感受美术作品中的色彩、造型、肌理、空间和材质等各种形式特征,揣摩和分析美术图像所具备的内涵和意义,最终了解到美术作品的真正价值。由此可见,高中生们只有彻底的掌握了图像识读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自身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1.美术鉴赏课堂的现状。在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上,绝大多数的美术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美术课堂授课方式,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为学生们营造良好、舒适的教学课堂氛围,导致美术教学课堂缺乏活跃度,美术教师与高中生们之间也不能进行良好的互动,使得一些高中生对于美术教学课堂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这种错误的教学模式影响下,一部分的高中美术课堂传统教学课程很难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们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我国美术行业的发展。在一些美术教师眼中,美术教学就是帮助学生们学会画图,因此并不会重视学生们的课堂活跃度。只要学生们完成了美术教室布置的课堂任务,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就算完成,美术教师这种对课堂忽视的态度,往往导致学生们不能很好的进行美术课堂的学习。除此之外,由于高中生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一些美术教师或者学生家长长期以来更加看重的都是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因此忽略掉了对学生们的美术教学,美术教学课堂被一些其他任课教师冲突压缩,使得高中生们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美术知识,最终导致学生们的美术知识薄弱。
2.美术鉴赏课文化理解现状分析。众所周知,在高中生们的美术鉴赏课程学习中,美术鉴赏的教学内容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主要涉及到艺术门类和艺术流派比较多。一副成功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往往会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同时又与创作者本人的个人经历、性格、才华等有着更加直接的关系。因此与美术教师的课堂绘画相比,美术鉴赏课更加离不开的是学生们对于图像的运用和了解。然而,由于学生们受到知识以及审美经验的限制影响,高中生们在进行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对于本民族的美术作品和外国的美术作品,抽象的美术作品以及具象的美术作品都会面临着不同的处境,在这种情况影响下,学生们往往会对美术作品的审美产生疏离感。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图像的运用措施分析
1.用图像局部呈现,激发学生们的美术学习兴趣。
所谓的美术课堂局部呈现是指在教学课堂上,美术教师在对学生们展示完整的艺术作品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们展示这幅作品的一项局部图像,使得学生们对于艺术作品更加具有求知欲,同时也使艺术作品沾染神秘感,有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讲,在美术教师引导学生们欣赏《苏州古典园林艺术——漏窗》这个艺术作品时,为了更好的避免直接呈现可能带给美术教师教学的干扰,美术教师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展示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对这幅作品进行处理,将这组图片处理的落脚点放在学生们的空间分割上,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们对于作品想象的好奇心,美术教师通过将作品《苏州古典园林》结合实际需要切割成为五个局面,利用课堂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以叠加图片的方式一一呈现动态图片,最后再向学生们切入作品的整体。
2.图像并置对比,辨析作品的艺术风格。高中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课程授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养成尊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学习态度和想法,在进行授课讲解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恰当地为学生的选择一些东方艺术大师的作品,从而加深学生们东方艺术大师的了解和认知。但是不可避免的是,由于高中生们对于美术作品的了解程度还比较低,因此在高中生们对东方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很难读懂一些比较抽象的作品,这个时候就需要美术教师充分的利用我国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学生们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欣赏作品方式。举例来讲,高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图像并置比照的方式来进行美术教学,而所谓的并置比照教学就是美术教师通过将两张或者两张以上的艺术图像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展示,如苏州园林的漏窗与中国一些其他地区民风民俗的窗户进行对比,让学生们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欣赏和感悟苏州园林的艺术,使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的比较和辨析出自己所欣赏作品所具备的独特艺术风格。美术教师通过采用并置比照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的课堂用途。特别是在讲述辨析艺术风格以及理解作品差异性等方面,图像的并置比照方法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帮助美术教师缓解自己的授课压力,提高美术教学课堂的授课效率。
3.引导学生们赏析人文美,打通美术课堂的内外饰。艺术作品中的人文美对于中国画的鉴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美术教师图像运用之前,由于高中生们对于当时古人的心思难以理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师通过让学生们观赏苏州园林中的造型寓意美以及四雅和四季,让学生们思考出反映了当时文人怎样的心境,并且高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谐音的手法,让学生们做连线的游戏。这样一来,既使学生们赏析到了苏州园林的漏窗,感受到了图案造型的谐音、象征和寓意,又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苏州园林中人文美体现在园林漏窗中的寓情于景和托物言志。学生们的艺术空间被大大增加,让学生们可以充分的感受到艺术作品的魅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图像识读的重要性。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美术教师要充分的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应用科学的教学设备加强对学生们的美术教育。美术教师通过图像运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直观的审美直觉,缩短学生们对于艺术作品理解知识的进程,提高学生们的美术欣赏实效,进而有效地培养高中生们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提升图像识读素养的探究与实践[D]. 李茹.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关于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研究方案[J]. 马静. 中国文艺家. 2018(03)
[3]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 林志勇. 艺术品鉴. 2015(11)
[4]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因素与对策[J]. 张金双.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3)
[5]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寻[J]. 林芳庆. 戏剧之家. 2021(0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图像转向”视野下美术鉴赏课例设计与运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CJK-Z20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