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绘本故事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李开媛
[导读] 绘本教学是一种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

        李开媛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  644000
        摘要:绘本教学是一种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绘本里包含的图片及文字都具有特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快速了解教学内容概况,以及利用感情丰富的教学方式快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主动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绘本故事的运用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绘本故事;运用策略
引言
        英语绘本,有着生动的绘图、灵动的角色、鲜活的情境、原汁原味的表达,这对于陶冶学生的语言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大有裨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绘本故事潜在的语言价值与教学价值,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主题相关、水平相当、话题相近的绘本故事,以趣味化的、情境化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们英语阅读、英语表达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英语学习体验。
一、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现状
        1.1教学形式单一
        现阶段,小学绘本教学的领域采取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绘本教学在课堂教学形式的表现上比较单一,在具体教学中也无法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例如,在应用绘本图片和文字的时候,部分教师会将图片片面地当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具体播放讲解的过程中会一带而过,最终导致绘本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不紧密。还有部分教师在使用绘本的时候存在文字和图片脱离的问题,最终使得绘本教育无法真正意义地发挥出来,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混淆学生的学习视线,破坏学生的知识结构。
        1.2教学内容的单一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以教材内容展开教学,很少会对教学内容以外的知识点进行扩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点单一。单一的教学内容使得英语教学课堂沉闷,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心理与生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外界的事物也会很好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最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而分心。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及时改进当前的教学方式,利用绘本教学中的丰富故事以及人物交流对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进课堂的趣味性,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枯燥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转换能力。
二、绘本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2.1选择合适的绘本教材内容
        在小学英语中应用绘本教学的前提条件就是选择合适的绘本教材。现在市面上的绘本教材内容主要以科技、亲情以及友情为主。在诸多教材内容中,如何选择适合的绘本教材内容也是目前的一个主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英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级以及心理发展状况来选择合适的绘本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在面向年级较小的学生时可以选择插画较多,人物语言较为简单的绘本内容进行教学,在面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时可以选择故事逻辑性较强,以及趣味性较高的绘本内容,从而促进小学英语品质的提升。


        2.2深挖故事语境
        绘本故事语境饱满,故事完整,而且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在绘本故事阅读实践中,我们可以深挖故事语境,在语境中生成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对话活动,以文本重构、角色扮演、趣味配音、小对话创编等形式,生成有活力、有感染力、有亲和力的课堂对话,让学生们在对话的过程中感受英语表达的魅力,感受绘本故事的趣味。通过对话的揣摩、理解与模仿,帮助学生们有效地走进故事,走进角色,培养他们的语言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Unit3 My father is a writer”,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有关职业的单词,以及学习询问和介绍相关职业,学生需要掌握“actor, worker, factory”等词汇,掌握“—What does your father do?--He’s an actor.”等基本的语句,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等。教师依然可以引入“lesson17”部分的“Fun story”部分的绘本故事进行教学,首先将教材中的绘本故事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认真观察带有“THE BEST TAILOR!”标志的背景,教师提出类似“What does it mean?”的问题;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与合作阅读绘本故事,画出其中带有职业的词汇,比如像“tailor, policeman”等,并让学生试着翻译图中的对话;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进行解答,在解答之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此为基础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2.3立足绘本外延,推动英语教学趣味化
        例如在学习Is this your pencil?时,本节课主题为围绕识别物品所属,让学生学会询问物品的所有者,进而让学生学会句型“Is this/you’re your pencil? No,it isn't,it's hers/his./Yes,it's mine.”对于三年级小朋友而言,了解形容词性及名词性物主代词存在困惑。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为降低语法学习的难度,可以从绘本元素的节奏入手。所谓绘本元素的节奏,即存在于绘本元素本身内容之外,教师自主探讨的,并能够引领学生学习新知的,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延伸性内容。为了引领学生学习此类复合句型,教师可抓住绘本中借物品、还物品的节奏,让学生模仿其节奏进行表演,以完成对名词性物主代词的识别,降低学习难度。除此之外,物品归属类绘本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绘本的存在是对小学英语学习的一种丰富和延伸,在使用英语绘本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片理想的学习氛围,弥补以往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为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下,需要教师加强对绘本资源的有效利用,积极挖掘绘本背后所蕴含的有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从而达到理想的绘本教学效果,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么晓青.绘本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校园英语,2020(09):149.
[2]马振文.浅谈绘本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校园英语,2020(04):157.
[3]赵洁.浅谈小学英语绘本故事教学[J].校园英语,2018(09):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