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多途径探索—以“游戏植入”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祝 慧
[导读] 把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孩子们热衷的游戏活动有效结合

        祝 慧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龙潭镇中心小学 237452
        
        摘   要:把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孩子们热衷的游戏活动有效结合,充分融合儿童的游戏天性,从而增加音乐学习的趣味性以及丰富知识获取的途径。把精心设计的游戏“植入”课堂,在激发学生追求音乐知识的欲望,提升艺术审美情趣,增强艺术修养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多途径 游戏植入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幼儿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中国目前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为低年级表达了以下目标:要充分关注学生形象思维的这一部分,好奇心、积极性、模仿力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声音和灵巧的身体,结合使用歌曲、舞蹈、图片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直观教学。听音乐的材料应该简短,有趣生动。因此,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活动的自然兴趣,整合音乐教学,让低年级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将游戏活动嵌入音乐教学设计中,聆听不同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基本元素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既能促进听觉、视觉和运动觉的发展,而且又可以达到音乐学习和艺术熏陶的目的,丰富音乐课程教学知识传授的途径。
        我是一名2011年上岗的特岗教师,出生在皖北农村,受家乡小戏的影响,从小就对音乐很迷恋。心随所愿,大学时学的就是自己喜欢的音乐专业,现在又在一所农村小学教授音乐。经过几年的接触,我真的觉得农村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差,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学习过乐器演奏,没有人能完整地演唱一首歌曲也没有学生识谱。在他们眼里,乐谱中的 “do .re . mi…”就是一个个的数字“1.2.3…”。在教学初期,我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到大多数孩子的乐感大多都很出色,他们热爱歌唱、对听到的优美旋律赞叹不已。
        因此,只要寻找到合适的教学手段,实现孩子们学习音乐艺术的愿望,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八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音乐艺术特点、音乐教育规律,并积极吸收国际国内先进教学理念,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我摸索出适合低年级学生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游戏植入法”。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为中心,在课程导入、教学过程等环节精心设计布局,既有固定程式,又讲究灵活多变。
一、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很多歌曲具有很强的游戏特质,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把这些年来课本中所有的歌曲都精心设计了游戏导入环节,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们进入歌曲建设的舞台。
        “拍皮球”是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的一年级的音乐教材内容。歌曲活泼开朗,充满童趣,展现了孩子们喜欢玩球的本质。在旋律中,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得到恰当的使用。讲课时,我先拿出一个球轻轻拍了一下,随即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孩子们也自然而然地冲上去玩。“花花球,好可爱,轻轻一拍跳起来”,随着孩子们的演唱和老师钢琴伴奏,孩子们的热情被激发起来,趁孩子们的高兴劲引入新课,激发孩子们对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游戏贯穿教学,突出生本理念
        在教授三年级下册的《嘀哩嘀哩》这课时,我组织孩子们到我们的校园内感受以“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孩子们象出笼的小鸟,来到操场旁的垂柳树下,8人一组手拉手围着大树,快乐跳着、转着、嬉戏着。沐浴在阳光下,品尝着春天的气息,听着春天的声音,孩子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我在进行歌曲教学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将自己对春的感受和大家分享。老师通过范唱指导孩子们用跳跃的声音、欢快的激情进一步唱歌。由于游戏活动的植入,学生的学习已从以前的被动变为主动。
        在用do、re、mi、fa和sol五个音调,教授简单的旋律创作时,蜜蜂的游戏是巧妙设计的。

让一个孩子戴上写有“do”的蜜蜂头饰,其他四位学生戴上带有“re、mi、fa、sol”音符的头饰,游戏开始时,鲜花围成一圈,“蜜蜂”来到‘花园’任意去采花,被采的花跟着“蜜蜂”走出来,再由老师提供节奏,反复如此,形成一个乐句。最后让孩子们自己唱一唱,评一评,改一改再唱一唱。把音乐知识赋予游戏情境之中,旋律变得不再枯燥,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玩中悟,积极主动、乐此不疲。
        《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儿歌,是一首F大调,3/4拍的音乐。曲谱中的歌词拟人化语言和顿音充满了活泼的情绪,歌词具有知识性、科普性。主题乐句中四分音符的音调与四分音符的节奏组合,形成了有趣的节奏特征。歌曲的前奏也写得很有新意,既提炼了歌曲中的元素,又枝生出两小节的过度旋律,为歌曲增添了一定的趣味。
        为了突出这首歌曲的欢快节奏,我设计了游戏:在操场上画出很多同心圆,每个圆的半径按15公分递增,寓意大树桩的年轮。女同学围着“大树桩” ,随着旋律拍手唱歌,旋转跳跃,当唱到大树桩你有几岁,老师可以稍微改动一下歌词,“15岁、20岁、25岁、30岁……”,男同学必须快速准确地站到对应的“年轮上”。第一个准确站位的获胜。女同学唱的认真,男同学全神贯注 。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这首歌,而且知道怎么来判断大树的年轮。教师因势利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共同呵护我们的大自然,希望同学们回家,把这首歌有感情地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一听。
三、灵活设计游戏,收获高效课堂
        每一首歌曲因为其调式、调性、旋法、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等音乐要素的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歌词内涵的指向性更是歌曲特征的重要表现。
        做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依据学生们的特点,不断设计丰富多彩的、契合孩子们心智的音乐游戏,巧妙运用基于游戏的教学方法来创造合理的教学情境。为促进儿童音乐素养的形成,进而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下,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提高学生们音乐素养。
        例如,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二年级音乐下册“三只小猪”,乐曲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我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在听完音乐之后,学生们戴上一顶猪形状的头饰、将他们粘上尾巴,分角色进行表演。小朋友们先给大猪哥哥在场地上盖稻草屋子(跟着音乐将报纸撕条成捆,并盖着稻草屋)。音乐停后,狼来了,将屋子吹倒了。再请小朋友们当二猪哥哥在场地上盖木屋子(用报纸卷成管子来盖木棍屋子),并要求孩子们在盖的时候动作上做一些变化。音乐停后,狼又来了,又把屋子推倒了。师:大猪哥哥怕麻烦,怕掏力气,所以盖了“草”屋子,结果他的草屋子被吹倒了。二猪哥哥怕走远路去寻找更坚固的材料,他建的小木屋也被狼撞倒了。我们现在看看猪弟弟如何建屋子的:他走了很远的路,脚磨得红通通的,千辛万苦的找砖块、找砖块……,怎么盖屋子才能不被大灰狼推倒呢?噢,你看:(砖块和砖块紧密连接,小猪弟弟用胳膊夹住砖块,胳膊拉得紧紧的,力量很强,狼这回应该无计可施了)。听着音乐,小猪弟弟建起了砖房,砖房很结实。当狼来了,踢了推、推了踢,但是怎么也弄不倒,狼沮丧地走了,小猪弟弟高兴地跳了起来。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音乐素质不高,节奏感不强。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通过植入游戏的方式学好节奏练习,这既能活跃音乐课堂,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例如,在节奏练习课中,设计小动物行走姿势的音乐游戏,当教师说:“小兔子来了。”孩子们就以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姿态走,并在嘴里说着“跳、跳、跳!”,节奏处于跳跃状态;师:“大熊猫来了。”孩子们立即憨态可掬地手脚并用,慢慢地走动,嘴里说着“走、走、走!”,节奏缓慢;师:“小鸟来了。”孩子们立即打开他们的“双翼”并说“飞、飞、飞!”,轻快明亮的节奏……在这种小学生模仿动物行走姿势的节奏游戏中,学生们愉快地感受到2分音符、4分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的不同节奏。
        把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孩子们热衷的游戏活动有效结合,充分融合儿童的游戏天性,从而增加音乐学习的趣味性以及丰富知识获取的途径。把精心设计的游戏“植入”课堂,在激发学生追求音乐知识的欲望,提升艺术审美情趣,增强艺术修养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游戏植入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因为它抓住了孩子们的需求,从而实现了音乐教学的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