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梅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相对基础,对于刚开始进行外语语言学习的孩子们来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先输入再输出。即通过最基本的听力教学培养语感、熟悉语义和语言节奏,从而对英语表达知识有基本的印象,真正进入到语言情境,创造更自由高效的学习天地。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学习由听说读写四大基础板块构成,听是语言学学习开始的第一步,学生即使不会读、不会写,但通过听他们都能建立起一定的认知、形成一定的印象。小学英语的听力教学正是孩子与新的语言环境展开的最为广泛、基本的交流,学生通过听,可以促进记忆、可以开拓思维、可以锻炼语感,这些都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点。
1、拓展资源,创设良好语言环境
包括听力在内的任何一项英语学习,都是一个取之无尽、用之无竭的巨大智慧宝库,其中凝结着人类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抽象、引喻、概括等特殊的思维模式。这些“智囊”不仅可以被广泛用于社会实践,还可以极大促进学生思维的丰富和拓展。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解开这些智囊团,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其中的奥秘。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环境非常重要,学习外语需要有稳定的语言环境,由于教学和地域的局限,学生也许无法接触到足够的听力资源。但教师仍旧可以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拓展听力资源,在考虑到学生学习进度的基础上,尽可能丰富多样的进行听力资源呈现,学生能够定时地扩展自己的语言智库,也就相当于生活在日益丰富的英语语言世界中。
例如,我们常说的语言语境创设、英语学习生化话,都是强调英语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拓展。传统英语教学比较依赖课本,符合笔试的要求。但这经常会造成学生光会做题不会说话,学的是“哑巴英语”、“中式英语”,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科学的英语学习规则中常常会提到语境的创设,即学生虽然并非处于英语母语环境,但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家庭、学校的配合,主动构造英语学习情境,提升自己的英语理解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英语运用能力。例如,学生在课件就可以就课上的对话进行拓展练习,就基本的句式加以扩充,课堂上老师讲到了“How are you?”,老师可能还补充了“How’s it going?” “Are you ok?”等句式,学生对这种补充性内容记忆往往不那么深刻,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加深印象,应用中需要更多形式的表达来丰富我们的情感层次,学生进行表达时会更加明确自己的表达需要,就不会把类似句式的记忆当成一件麻烦的事情。
2、词汇积累,量变到质变
词汇记忆是英语学习中最基础的板块,是听说读写四个基本环节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在听力教学中,创设语境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对字词句的基本理解,听再多遍也是徒劳无功。语言学习基本上是遵循单词——句子——文章段落的学习脉络。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才谈得上疏通和把握句意,才能真正建立起对语言的认知。传统词汇教学就是让同学听、背书后配备的单词,再联系课文讲解深化记忆,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这种记忆方法有效却死板,信息技术却可以很好弥补这一缺点。
词汇教学的基础是单词。部分学生对26个字母几乎没有了解,这些字母对他们来说可能是记忆起来极为复杂的陌生符号,当然也会影响到课堂的进度,预习于他们当然是很必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就对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基础做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依据同学们的基础制定不同的课前预习任务,任务要关注可完成性和拓展性,顾虑到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又适当增添难度,引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对前文提到的这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就首先让他们自行辨识这26个英文字母,根据自己的理解记住这些字母的字形和字音,例如编口诀的方法,可以根据网上的视频或老师给的教学音频学习26字母歌,或者形象记忆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将26字母的记忆转化为最原始的形象记忆,这样既直观又简易,比如b和d和p和q这四个小写字母,可以看作统一形状进行不同角度的旋转形成的,f看起来像五线谱中的音符,大写字母E可以看作是三根齿的小梳子,而写大小字母的横线,可以看作“四线谱”……让学生在进行联想和拓展对这些字母的形状进行记忆,并把对这些形状的描述记录下来,加以串联,变成动人的故事或歌谣。例如M和N这对兄弟非常沉默,从来都不用嘴说话。但M更加乐观,他虽然说不出话,但是认为自己会吃饭、吃得好就很棒,他整天吃完饭就摸着肚子“M,M,M”。而N则比较内向,他觉得不能说话太悲伤了,就整天闷在房里哭,一边哭一边哼哼“N,N,N”。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
信息技术在词汇记忆的应用成果斐然。例如,远程沟通、远程教育兴起,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和外国老师、外国朋友的直接沟通,也可以通过各种英语短视频、英文电影、英文歌进行模仿学习,学生通过网络沟通可以不断增加词汇量,拓宽语言视野。再比如,英语应用中,常有各种对话素材,对话是语言应用最直接的方式,简便清晰,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学习。在教学的词汇训练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某款app的对话功能,邀请同学们和机器对答,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中往往会把重点词汇标记出来。这样,老师就可以根据教材教学大纲,选择和教学内容配套的情景对话,让同学们通过自然而然的沟通,记住对方说的“重点”,即将词汇内容进行反复记忆,在应用中提高词汇水平,又由词汇积累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
3、听说读写,语言整体汇通
良好的“听”最终是为了能说、能写,学生听力训练不能止步于理解,而要善于转化成能动的输出,也只有这样,学生才算真正完整地在进行语言习得。语言的习得根本上是为了“用”,运用则在于沟通,言“征于色,发于声”。与他人语言沟通是展现自我精神风貌和语言习得状态的最佳检验方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轻松自然的语境,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平台,为学生营造自然、和谐的沟通氛围,学生多说、多听、多用,视野也随之开阔,也有更多机会观察并找到更多学习乐趣所在。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编订英语学习“智囊手册”,这个手册在课堂文本教学之外,按照情景整合英语学习知识。例如,“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 “studies and examinations” “dining” “campus environment and activities” “relationships” “plan for the future”这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话题。除去在课堂上的自由对话沟通环节,还可以开设口语角,老师定期值勤,学生们按照意愿每周至少三次进行口语交流,还可以定期开展班级交流活动,吸纳更多同学来到口语角进行交流,学生在口语角不仅可以进行口语交流,还可以和老师一起学口语歌、互相分享口语故事、欣赏口语视频。关键是要将口语学习常态化。学生在交流前后都可以对小册子上的提纲和简介进行记忆,还可以不断补充知识和心得,做剪贴画,让”智囊手册“越变越厚。文本知识记忆和语言运用并行,英语学习变成参与和沟通的日常,就不会感受到沉重和束缚。
结语
笔者始终认为英语听力教学绝不应成为单调的苦修。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力,不仅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活性的提高,还有利于保持语言学习本身的活性,帮助学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知。
【参考文献】
1、廖树英.小学英语听力解题技巧[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16.
2、蒋琴.小学英语听力环境的构建[J].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