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第一中学 817199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由语言信息革命逐渐向计算机信息技术过渡,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科目,本文简单介绍了新课程新指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能为这一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
引言
高中信息技术主要针对提升高中生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重视探索中的过程和方法,并在敏感多疑但相对人生总体尤为重要的青春期时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容纳了八个学习领域,包括知识方面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这些科目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使21世纪新学生跟上时代的脚步。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容纳了当代教育多元化的需求,不仅仅起到拓展视野的作用,更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造了更加长远的规划和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更好的适应电子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真正做到利用科技为人类谋福利。
一、基本理念
18世纪电出现,1946年电子管计算机出现,十年后晶体管计算机伴随操作系统应运而生,1964年便有了集成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1970年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蓬勃发展......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可见其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正因如此,传统的基础教育已经远远无法衔接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刻不容缓。邓小平同志曾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唯有不断进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在现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屹立在世界民族的不败之林。2018年推行12年义务教育,更是为数以亿计的青少年伸出了改变命运的援助之手,倘若因教育的落后致使人才资源枯竭,则会使教育改革者,教师的努力功亏一篑。秉持着培育祖国花朵,拔尖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理念,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必不可少。
二、教学实践研究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有利于学生增加知识储备,学习新技能。当代信息技术蓬荜生辉,意味着更加巨大的信息量和知识储备。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以二维文字的抽象方式传递信息,而电子信息技术包括短视频、短音频、实操应用、训练应用、智能答题等耗时低但信息传递量更大,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以必修内容为例,其中主要有四个主题: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
信息获取承前应后,在九年义务教育的电子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基础上提供了搜索引擎、超链接构建及网页建设等更加实用、应用范围更广的内容。信息加工与表达指在运用工作软件的基础上学习代码设计和快捷实用功能等。信息资源管理作为新模块,主要教授word、ppt、excel等基础工作必备软件的应用及快捷使用方法。为日后大学的学习以致工作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信息技术与社会作为教学内容的最后一项,无疑是压轴目标。例如,扫描一个简单的二维码,就能代替大量书面文字展示;金山打字小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各类AI网课和线上家教的出现,降低成本的同时却不降低质量。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
新课改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中心地位,关注他们的能力提升,探究式教学也是将目光放在学生身上,鼓励他们自己来探究,获得新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注重探索过程完善方法。以选修内容为例,其中包含三个主题: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与必修不同,选修内容开门见山地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实用性、方便性。既是增强这门课题在学生选择时的竞争力,也是为学生了解此项选修、吸引学生兴趣打下扎实基础。它的广泛应用性和简洁操作性表现在,错综复杂的文字和数据等,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清晰分类归纳,可应用于录入数字、3D建模、网页构建等。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是分析大量信息的基础课程。常言道,有需求才有市场。正因当代信息量巨大,更应具备筛选和归纳的能力,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对信息采集思路清晰、简洁干练。从简单的复制粘贴到PPT文件的制作,再到专业类技术C4语言、JAVA语言或CAD、PS等专业工具。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则是最关键步骤。思想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取得不断地进步,更好的表达方式不仅是高情商的体现,也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为自己创造更加显眼的环境。
(三)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讲解,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高中时期是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时期。高中基础教学往往枯燥且乏味,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但丰富多元的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参与信息活动;学习并遵守网络信息活动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从而负责、安全的使用这门技术。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是时代的选择,是新世纪的产物,更是教学改革者的正确选择。对推动教学进步有着巨大贡献,引导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奠定了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刁羽, 王欣力.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 电脑迷, 2018, 000(007):109.
[2]段伟慧.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 好家长, 2015, 000(047):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