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回归义务教育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任薇晓
[导读]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对于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任薇晓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津街道第一小学555200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对于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课堂内容不够丰富,使得同学们不能够对语文学习有很高的兴趣,让同学们不能够在义务教育小学低年级阶段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让朗读回归义务教育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是非常重要的,为同学们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本文就讨论了让朗读回归义务教育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朗读,义务教育,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引言
        朗读对语文的学习过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一过程既是对文章的熟悉,也是同学们情感的表达过程。将朗读回归课堂,让课堂的内容变得更加充实,形势变得更加丰富。能够有效的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对于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同学们来说,通过朗读,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语感,让同学们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的体会,让同学们的智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朗读课堂的现状
        1.朗读时间不足
        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课堂上主要是以老师讲为主。老师对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讲解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老师留给同学们的阅读时间并不充足,甚至是仅仅只有课前的五分钟。由于时间的不足,同学们就不能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的美好和魅力,对于文章的理解只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解来获取。久而久之,同学们在课堂上失去了兴趣,同学们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也逐渐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让语文教学课堂逐渐的趋于形式化。
        2.朗读感情淡薄
        在以往的课堂中,朗读渐渐的演变成了背诵。在早读课上,同学们早都淡忘了朗读,一遍一遍的不带感情的对文章进行重复,以此来加强记忆。这样的形式,表面上热火朝天,其实完全失去了朗读的意义。学生在整个朗读的过程中,已经没有了感情的投入,更多的是课业压力和老师的驱赶,使得同学们对朗读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是产生厌烦感。
        3.缺乏朗读活跃度
        很明显,在课堂中,老师为了能给同学们带来标准的示范,很多时候都是指定固定的群体进行朗诵。在本就时间不是很充裕的课堂上,参与感就仅仅只剩下了这些同学。其他同学就只能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不能够真正的参与其中。这样一来,课堂的活跃度明显降低,严重影响到了同学们的朗读质量。


        二、让朗读回归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1.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
        为了能让同学们养成朗读的习惯,培养同学们的朗读兴趣,就需要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来适应和学习。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缩短自己的讲解时间,给同学们留够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文章的朗读,并且及时的针对性进行指导,有效的提高同学们的朗读能力,也促进了同学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其次还要重视早读时间,打破传统的背诵形式,让同学们在早读中可以放心大胆的朗读,尽情的抒发感受。另外还可以在课后组织一些朗读活动,给同学们创造时间。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给每一位同学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培养同学们的朗读兴趣和习惯。
        2.加强朗读技巧的培养
        为了能够让同学们拥有正确的朗读技巧,老师需要给予大家正确积极的引导。在一些句子的语气中,给同学们做以调整,让同学们能够用正确的语气和感情对文章进行表达。另外,还可以通过向同学们播放音频,让同学们根据音频来学习如何正确的对文章进行朗读。只有在朗读过程中,充满感情,用恰当合适的语气进行朗诵,才能够使得文章的理解更加清晰正确。也能够让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老师还要加强对同学们朗读技巧的评价。让同学们在被点评的过程中,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方向的进行改正。通过对朗读技巧的加强,逐渐实现朗读回归课堂的目标。
        3.加强老师的朗读能力
        老师对于同学们来说起了很强的引导作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对老师进行效仿,所以为了保障同学们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能力,就需要不断加强老师的能力,给同学们起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应该要定期的对老师的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为老师组织一些朗读比赛活动,让老师在活动中不断的加强自身能力。因此,只有加强了老师的朗读能力。才能够在课堂上让大家集中注意力,和老师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为朗读回归小学语文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总结:朗读对语文的学习过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需要解决当下朗读课堂的现状。由于现在课堂上的朗读时间不足,同学们的朗读感情淡薄,课堂缺乏朗读活跃度。所以为了让朗读回归小学语文课堂,就需要老师给同学们充足的朗读时间,并且加强同学们朗读技巧的培养,另外还要加强老师的朗读能力,这些形式都可以使得课堂活跃度提高,其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培养同学们的朗读兴趣,使得朗读能够真正的回归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
        参考文献
[1]王国雄. 让朗读回归小学语文课堂——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000(004):148-148.
[1] 王月华.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2019, 000(009):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