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广川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高级中学 黑龙江 鹤岗 154211
摘要: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更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完备意识、高尚道德的主要途径。新时代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娥开展,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切实践行“立德树人”要求,充分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开展自我调适,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参与学习活动、提升发展自我。因此,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特性与发展需要,班主任在落实德育教育时,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科学协调好各学科教学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参与、探究、体验中不断调控自身身心状态,科学化解高考压力,竭力消除源自学习、生活、成长等领域的诸多困惑与挑战,使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班主任是维系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学科知识学习、学生与家长关系的桥梁与纽带。其德育工作的效能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成长与全面发展,更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价值观念确立、人生定位构建。而且,高中班主任更是学生心灵的导师、学习的伙伴、成长的舵手,其德育工作的开展途径、实践措施、落实方法,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品德修养等起着重要且积极的浸润、塑造、感召作用。因此,为了切实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助力、奠基,使学生在和谐德育生态、高效德育活动、多元德育途径的驱动与引领下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迈向全新认知发展旅途。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加强对班级学生的各类情况、实际表现、身心状况、认知倾向、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的关注与了解,将德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关联、有机结合起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接受洗礼、获得熏陶、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具有针对性、呈现多元化的德育体验中充分认识到良好道德品质、正确价值观念、积极人生态度之于自身成长、发展、求知的作用与价值,通过高质量德育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一、切实把握学生身心特性,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新时代的高中班主任,扮演着学生心理塑造者、知识传授者、人格培育者、成长协助者等多重角色,其德育工作涵盖的范畴比较宽泛,主要包括心理疏导、思想教育、品格培养等项目,且工作的内容比较冗杂。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德育工作效能,高中班主任应以学生身心特性与发展需要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各方面情况的调研、了解、关注,将具有不同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兴趣的学生紧密团结在班级之中,和学生一起排解学习、生活、成长领域的各类困惑。在亦师亦友、亦学亦教的过程中开展德育工作,本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将班主任德育工作予以细化、活化、优化、精化,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同时,对于涉及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领域的问题,班主任应做到循循善诱、耐心疏导,切忌急于求成,减少批评指责,以避免由于德育方式方法不当而挫伤学生的自尊、自信。通过科学、合理、恰当的教育、疏导、启发、鼓励,帮助学生切实走出认知困惑,使其人格、修养等获得逐步完善,更好发展。另外,对于学生由于学业压力、思想极端、认识不当等而出现的诸多心理恐慌,更应做好调适与开导,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诸多针对性德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投身其中,获得锻炼、感染、浸润,使德育工作更好指导学生人生发展。
例如,在每年的“学雷锋日”来临之际,可以设计以“学雷锋、献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养老院、特殊学校等,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锤炼自己的修养,在劳动、服务、奉献中增强自身奉献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获得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发展需要的满足。
二、做好学科教师衔接工作,落实对学生完备意识的构建
进入高中阶段,很多学生普遍面临着繁重的学业任务、巨大的学习压力,尤其是面对不同学科学习中所存在的困惑、问题等,往往会因为化解不恰当、调适不充分而影响其未来发展。对此,班主任应做好与学科教师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协作与配合,多从科任老师处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表现等情况。根据学科教师的工作规划、教学进度,协助其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通过与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衔接,了解其对于班级一些特殊学生的教学意见与培养策略,按照学科教师的工作思路,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逐步化解学生在学科学习领域的文问题、困惑,使其以昂扬的斗志、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知识学习,获得认知发展。同时,针对不同学科教学特性、目标、要求等,在班级构建和谐、竞争、互助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彼此协作、互相竞争,科学处理好班主任、学生、学科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促使学生完备意识的构建。
三、逐步变革自身思想观念,深度拓宽德育工作开展路径
高中阶段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在思想认识、人生定位、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与特征,而切实呵护学生心灵需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则是确保德育工作更好开展的坚实保证。因此,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应以引导、感化、浸润为主导,切实强化“柔性管理”、“隐性教育”的要求,减少一些强制性要求的约束与刚性化管理的实施,将空洞、乏味的口头说教转换为形象、生动、直观的引导、感化。一是重视班级环境建设。在班级内创设出和谐民主、宽松愉悦、积极向上、凝聚力强的教育生态,通过对文化阵地作用的发挥,倡导班级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学会分享协作,并借助名人画像、名人格言、励志标语的宣传,将积极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具体育人环境的物质形态有机结合,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式持久影响。二是发挥自身示范作用。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要充分践行人师表,以身作则理念,切实规范自身在德育工作中的言行、举止,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与关爱,让学生在班主任的感染下养成勇担责任、乐于奉献、尊重他人、碧玺宽容、互相理解、热爱集体、团结向上等良好意识,获得全面发展。
四、结论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班主任,其在落实德育工作指引时,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并不断创新德育途径、变革德育手段、强化德育效能,使德育工作开展与学生学业发展、人生发展紧密关联,并借助诸多德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源自班级的温暖、源自老师的关爱,以逐步获得正确价值观念的确立、积极人生态度的培育、高尚道德品质的塑造。在德育工作的引领与驱动下,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有效应对人生旅途中的各类挑战与诸多困惑。同时,针对德育工作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面临的诸多困境,班主任也应加强研究分析,以不断拓宽德育路径,使德育工作与学生全面发展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多彩高中生活诸如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赵碧霖.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智力,2020(06):172-173.
[2]郭旭通.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3):250.
[3]赖德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74-75.
[4]黄作贞.刍议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的渗透[J].高考(综合版),2015(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