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言之美,体会运用之妙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   作者:黄静
[导读] 教育部在《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黄静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酒店乡东镇小学
【案例背景】
1、教育部在《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语言文字教育要从小学抓起,要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要学生具有与学段相适应的书面写作能力、朗读水平和书写能力。国家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祖国语言文字运用关乎国家未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逐渐普及的现在,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方便,但也使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差等语言运用中出现等问题越来越普遍化。语言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门艺术,小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一切的基础,在小学中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语言之美,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任务。
        3、汉字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但很多人只是将这门语言当成一种工具而忽略了它的美学价值。我们应该从小学阶段做起,让学生感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案例描述】
    【活动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幻灯片,一踏白纸等材料。
一、感悟语言之美
1、分享美言,共享美言美文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也有看到过不少美丽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吧。无论是古诗、对联、还是语句都可以,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你所看到的美言吧!
    生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生2: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生3:……
    师:那么,在这些同学的分享中,你有没有发现语言的美妙呢?同学们也可在生活中多多关注,收集自己的美言。(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进行好句积累)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进行一个小小的分享的,同时也是引导同学们去思考,去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美言、美文,更是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操,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欣赏书法,感受外在之美
  播放幻灯片。内容简介:颜真卿、王羲之等人的书法作品。
    师:请同学们观看幻灯片,让我们一起欣赏大家们的书法作品,感受文字的魅力吧。(边讲解书法作品的优秀之处)
  播放并讲解完毕后。
师: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自己喜欢的字体,有谁想要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书法作品吗?(假设几乎所有同学举手,老师随机点几位同学上台板书展示)
 【设计意图】:文字是语言的基础,汉字本身外在的形体就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书法作为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我国从古至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一个活动环节可以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的同时,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二、体会运用之妙
1、一句多意,感受汉语的博大精深
  进行黑板板书。内容:下雨天你留我不留。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理解的句意为其加上标点符号。
         生1:下雨天,你留,我不留。
         生2:下雨天,你留我不?留。
         生3:下雨天,你留我?不留。
         师:那么同学们,这样不同的三个断句分别表现出了怎样的场景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生:第一个是……第二个……第三个……
   【设计意图】:一句话在不同的断句标点中竟有截然不同的语义,所呈现出的语境也截然不同,通过这样的简单的一个小活动,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参与感,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和自己的思考中切身体会到语言运用中的奇妙之处。
2、读回文诗,体会语言的无比奇妙
  播放幻灯片。内容简介:苏轼《题金山寺》、刘大白《家山》等回文诗作品。
         师:同学们读读这些诗作,是不是感到很奇妙呢?同学们还有什么回文诗分享,或者尝试自己试试作一个回文的句子进行分享吧。
         生1: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生2: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生3: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回文诗这一特殊的文体,让同学们能够在感受古人的智慧的同时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感,体会到语言运用的无限奇妙之处,同学们也可以在其中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升同学们的文化修养。
3、成语接龙,学习中文的深厚意蕴
  进行成语接龙小游戏。
  规则:全班同学从第一排第一个依次向下轮,每人要根据上一位同学所说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为自己的第一个字说出一个成语。
  生1:语重心长。
  生2:长话短说。
  生3:……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全班参与的简单的小游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同学们认识到更多的成语,学习成语,成语是体现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一个缩影,短短几字却内里蕴藏着丰富的意蕴,每个成语都有自己的故事。学生们借此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成语,了解这一语言文字教育运用中的奇妙之处。
三、活动小结,联系实际进行交流
  老师拿出一踏白纸,给每位同学一张。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活动就要接近尾声了,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有没有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体会到语言运用之妙呢?(几乎所有同学答“有”)
    师:那么在今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发现语言之美,并且准备如何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技巧,使自己的语言运用更加生动精妙呢?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吧!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进行自己的思考,并结合自身具体实际,将活动所得真正代入到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也可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引导学生真正进行自我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真正达到活动目的。
【案例分析】
    在活动中共分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首先分享美句和欣赏书法作品让同学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在与外形之美,能够很好的提升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提升文化修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第二个环节则通过三个简单的小活动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认识到更多标点符号的妙处、特殊的文体和词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第三个环节则对活动进行小结,并让学生从中进行自我分析和联系实际谈谈做法,有利于引导学生真正采取做法,达到语言文字教育的目的。
整体上活动设计相对合理,充分体现了学生导向。教师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起主要的引导作用,真正让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寓教于乐,确确实实的做到在未来的实际生活中能够进行自我语言文字运用提高,提升文化素养,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下良好基础,为学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此次活动完美诠释了“感悟语言之美,体会运用之妙”的主题,活动设计达到预想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