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翠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儒林小学
一位大学教授做了这样一个调查,他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 ”;他把这张纸拿到幼儿园问小朋友:“纸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说:“是烧饼、是太阳、是嘴巴 …… ”,说的特别好。他又把这张纸拿到小学问小学生:“纸上画的上什么?”,学生们也积极回答说:“是月亮、是鸡蛋 …… ”,他又把这张纸拿到中学问中学生:“纸上画的是什么?”有几个学生小声说:“好象是零、好象是字母o…… ”,最后他又把这张纸拿到大学问大学生:“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回答。这样的结果令人震撼,虽然这样的调查具有片面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应试教育的弊端,它正在逐渐扼杀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现在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潜能,不断创新;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像小鸟一样自由的翱翔!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不断创新呢?我们现在推行的“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就能充分做到。这种模式的实质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实践有效性教学,现在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有效课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常言道:“与其拉马饮水,不如让其感到口渴。”教书是为了育人 , 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 , 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 , 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效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老师成为学生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这样,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学生就能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这样的课是自然生成的、常态下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是学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能力的投入,它生成了许多新的东西,这就是创新!
二、有效课堂改进了教法,指导了学法,还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有效课堂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学习,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把课堂交还给了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你会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学生要比以前的学生更聪明。我们作为教师,要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好的发挥出来。
三、有效课堂培养了学生多种良好的习惯。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采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全班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发挥个体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有效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将题目细化当堂完成“问题生成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同时又运用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思考的角度,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培养了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专心倾听,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只有你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的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才会知道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如果给别人改正了错误或提出更好的建议,那么,学生的成就感会更强!
4.培养了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更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平时班级里,总会有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会有一些胆小怕言的孩子,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及时的给予表扬:胡育铭同学真爱动脑筋!你真是个天才!田震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宏亮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我会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再加以适时的点拔、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我会大加鼓励!大加赞扬!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这个题你都回答正确,你棒极了!”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总之,“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放手教育,让孩子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