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莘小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

        莘小平
        湖北省枣阳市南城中心小学     441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引导下扩展知识面,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及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许多教育策略都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走出来,大多数课堂教学开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中的应用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丰富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当前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
        当前,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要重视提升他们的阅读综合素质。然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尽管简单掌握了基础知识,但语文素养提升有限。小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的重点以及中心意思仍旧掌握不足。语文教师在上课时,一般只是简单地把中心思想传授给学生,他们尽管暂时学习到了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在实质上却没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从教师个人行为来说,许多教师对个性化阅读教学不重视、不认同
        虽然都知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但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老师“放不开”,许多老师的教学过程还是亦步亦趋地跟着教案走,方便、简洁、“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至于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创意表达,有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完全不去关心。
        1.3缺少自主阅读的观念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小学生在课堂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跟着教师的步伐学习,时间一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独立思考意识,对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观念非常不利。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他们在阅读时,常常遇到不能理解的句子以及陌生的字词,这时学生就会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教师虽然帮学生解决了字、词、句的问题,但是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意识,学生没有通过自己对学习的探究以及讨论来理解阅读。
2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2.1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阅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既有效地扩展了知识面,又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知识与素材,这对学生自主写作技能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外,在拓展阅读中,学生可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并在阅读中激发阅读兴趣,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2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加深阅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可以用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体现出个人的语文文化素养。同时,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同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相互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中建立情感交集。主动阅读会帮助学生发展思维,锻炼辨析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


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3.1明确阅读要求,优化教学情境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阅读,教师要适时点拨和引导学生,引领他们走进文本,使其在与文本交流的过程中,展现出自我个性。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为人民服务》时,笔者提前给学生布置了自主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下查阅、搜集文章的创作背景及其相关资料,使得文本内容更加丰富,并通过自主阅读形成个人观点。其次,个性化阅读的关注点在于个体对文本的体会,而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创造性的见解。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指导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文本中的新的情感表达空间。再次,阅读过程即为体验情感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以具体的文本内容,合理创设阅读体验情境,加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通过真实的感官刺激,让他们对抽象的文字内容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与文本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对常规的质疑与颠覆式形成个性的基础。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确保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个性化理解和感悟。
        3.2立足不同文体,渗透不同阅读方法
        鉴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征,所以教师在指导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时候,也要恰如其分地渗透不同的阅读方法。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的前提下,根据文章不同的体裁,精心选择一些阅读方法,并将这些阅读方法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形形色色的阅读活动之中。如此一来,不仅阅读教学的效益提高了,而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熟练掌握各种阅读方法。比如说,在指导学生阅读古诗与阅读现代文时,教师渗透的阅读方法显然是不同的。即便是在阅读现代文时,教师渗透的阅读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现代文又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以及议论文等。文体不同,特征不同,采取的阅读方法自然也会不同。显然,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循序渐进地提升。
        3.3明确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目标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拓展阅读教学对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及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对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导致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没能有效实施。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作用,教师先要明确开展拓展阅读教学的目的,还要设定明确的拓展阅读教学目标,并真正认识到拓展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意义。拓展阅读教学是以教材为基础的一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教师通过拓展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而且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也能够学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累积写作素材。另外,传统的应试教育让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并在语文阅读课堂上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选择枯燥的教学内容,逐渐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这也是拓展阅读教学难以发挥作用的因素之一。
结束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大课题。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明确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积极构建多元化的阅读评价机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基本含义及本质,让学生个性在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得以发展,真正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庞桂梅.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19(36):98-99.
[2]张宗义.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邓向球.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07):61.
[4]程建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智慧,2019(18):121.
[5]杨德莉.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6):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