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阅读教学开展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黎聪聪
[导读] 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黎聪聪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东校区小学部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统编教材结合学生所学习的课文内容创造性的编排了阅读策略学习单元。在课堂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理解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意图,还要理清其所编排的思路,而且要采取一般阅读教学单元所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策略,从而在课下能够学会阅读,提高自身的阅读学习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内容。统编版语文教材致力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阅读,因此从三年级开始设置独立的阅读策略学习单元。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最基础的阅读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在认识理解阅读策略单元的基础上,更好的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阅读方法,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进而可以在课下自主的阅读课外资料,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
        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不断发展,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在第一个单元就设置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阅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的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学习的快乐,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无意识的运用这一阅读学习策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采用这一阅读技巧,并且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加以运用,采取这样的阅读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的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所阅读的内容,有层次、有梯度的呈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充分展现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让学生作为阅读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快速的选择自己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书籍,关注文章当中的相关细节,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胆进行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二、阅读单元的教学策略
        1、立足文本开展提问阅读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阅读策略单元有别于常规单元,在单元导读当中,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确保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故事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并且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外阅读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通常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看到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大意,插图更是情趣盎然,符合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阅读细节,不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要精准的把握文章所表达的含义,提高学生预测文章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立足文本展开提问,阅读更好的帮助自己进行精准化的阅读。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首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标题聚焦词语,来感受“老”,老屋的年代久远,没人居住;其次聚焦“总也倒不了”,可以感受老屋有其他的经历,倒了一次又一次,但是每次都被别人扶起,在学生理解课文题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脉络进行梳理,让同学们猜一猜老屋会不会倒下,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呢?帮忙的理由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会仔细的研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关注文章的重要细节,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学习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学生在阅读全文之后,能够更好的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设置合适的任务展开阅读

        阅读策略单元并不同于常态课文的教学,有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冷静的阅读课文内容,为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

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画思维导图的方式,甚至可以开展游戏辅助阅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比较阅读学习过程中,学习一册需要学生在真实的阅读情境当中展开,边阅读边预测的对学生展开教学,让学生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学习时不要进行预习,课堂上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预测会越来越丰满,预测的能力也会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得到提高。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整个单元所学习的课文内容,用画思维导图或者是填表格的方式,帮助自己进行阅读文章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教师首先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画出曲线图,让学生大胆的猜测教师所画的内容,然后引出课题,让学生分别画胡子,结果学生所画的胡子是千差万别,然后让学生分析这样画胡子的原因是什么?随着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所画的胡子存在错误,或者是在绘画的时候不够长,然后根据课文内容逐渐进行修改。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将游戏教学结合起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循序渐进阅读养成习惯

        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要是需要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阅读内容有效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来研判应该怎样采取怎样的阅读学习方法。首先学生在拿到一篇课文题目之后,需要进行预测,预测故事发展的情境,其次学生需要根据预测,来说出自己的依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反复的阅读,学生通过阅读会发现自己的预测内容和故事实际情境可能会存在差距,从而让学生享受阅读学习带来的快乐。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学习阅读文章《猎人海力布》时,首先可以让学生结合海力布的故事猜测海力布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反复的阅读,海力布的精神不仅值得我们做小学生进行学习和弘扬,而且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还应该结合课文的内容学会猜测故事的结局,这是学习本节课学生所需要学习的阅读方法。
        4、结合实践培养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阅读策略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巧妙的运用阅读策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阅读实践灵活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在讲授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索文章的脉络,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阅读学习的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梳理提取本单元学习的语文阅读策略。学生在学习阅读文章的时候,就能够有针对性。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应该通过大量的拓展练习,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五年级下次四大名著经典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究,应该如何结合四大名著当中的经典故事进行阅读。在小学阶段学生积累词汇是有限的,如何根据课文内容来猜测陌生词汇的含义是需要学生充分掌握的。学生在掌握陌生词汇含义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展开经典名著的阅读学习。
        结语: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有效的阅读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阅读水平,阅读策略作为一种程序性的知识,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尝试消化并且加以运用,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策略进行阅读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阅读。只有学生在掌握一定阅读策略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薛丽华.关于统编教科书特殊单元"阅读策略"的探究[J].科学咨询,2020,(33):224.
        [2]黄瑞娜.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阅读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21):130,133.
        [3]顾士兰.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0,(31):36-37.
        [4]马蔷.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策略单元教学初探[J].散文百家,2020,(5):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