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彦玲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幼儿园 245600
摘要: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及家长对幼儿教育提出更多要求与期盼。幼儿园为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期新教法更符合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游戏化教学应运而生。从游戏化教学实践结果来看,农村幼儿园许多教师虽然不断实践和探索,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农村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和探究的实践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幼儿;农村自然资源;自主游戏;途径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倡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充分凸显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观念表达,“游戏”一词不仅指外显的、具体的游戏活动形式,还蕴含着内在的、抽象性的游戏精神,二者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游戏。当前,部分幼儿教师对游戏活动认识不到位,将教育目的外化于游戏,过分控制与干预游戏,忽视幼儿内在的游戏体验与游戏自由,这些现象是游戏精神缺失的表现。游戏精神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本质与灵魂。因此,复归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游戏精神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在价值诉求。
一、有效开发农村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一)提升幼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其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让幼儿教师认真学习各地区先进的教学经验,在学习参观后思考合理开发农村资源探索教学游戏的有效途径,能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的专业技能。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观察和反思,认真收集和管理教学资料,不断完善调整教学方案,又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教学课程,缩短教育差距
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差距明显,很多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在课程设置方面会相应地删减或压缩某些课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合理开发农村资源,拓展教学活动的区域范围,把幼儿一日游活动向更深层次的教育价值进行推进,能进一步完善农村特色户外游戏活动,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课程,丰富教育内容,拓展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为幼儿教育创造更多的可能。
二、让幼儿在农村自然资源中自主游戏的途径
(一)农村资源在自制玩具中的应用
对于幼儿来说,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玩具了,玩具是幼儿展开学习和游戏的物质条件。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比较常见的教学器材有跳绳、足球等,教师可以废物利用,将一些旧物洗干净消毒之后,自制成为幼儿游戏的玩具。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使用麦秸秆来拼图,或者自制肥皂水,用麦秸秆来吹泡泡,还可以在教室的一角放置一些麦秸秆,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来制作喜欢的玩具。教师还可以有意收集废旧纸箱,并且对纸箱进行清洁和消毒,将干净的纸箱整理好放置在教室的一角,让学生自行DIY坦克或者是汽车。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有效地利用废物,帮助学生形成节俭的意识,同时还能够将玩具作为媒介,引导幼儿自行创作探索,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创造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锻炼其动手能力。
(二)善于挖掘农村民间传统的游戏材料,开展游戏
虽然我园规模不大,园内走廊狭窄,活动室面积也不大,但每个空间都充分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儿童本位意识和户外自然资源的利用。课堂内的区域设定鲜明,区域几乎看不到教师精致的装饰,所有环境呈现幼儿作品和幼儿参加活动过程的照片(根据活动主题不同各有侧重)。户外砂、石、树木的交错利用,恰当地实现了幼儿游戏场景的设置。由于室外日照时间长,我园注重防晒设施的配置,室外建造的防晒霜交错展开,阳光普照,美丽无比。玩什么游戏需要相应的材料。例如,如果想玩“捉迷藏”游戏,就需要玩这种游戏的地方。玩“修水库”和“建造城堡”的游戏,就需要水、石头和树。躺在树下需要树。在稻草上跳,在稻草里玩,都需要稻草。稻草是农村幼儿可以得到的、不易得到的廉价材料。
用稻草自制各种草编玩具,这些草编玩具可以轻松保护环境,不需要任何辅助材料。它是原生态、本真的游戏材料,深受幼儿喜爱。草编玩具旨在让幼儿享受他们创造的乐趣,提高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发展和合作意识,体验利用草编玩具进行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珍惜自然环境的情感。教师利用草编小人开展“环保表演”活动,旨在引导幼儿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提倡绿色低碳生活。茅草这种植物也被多样化利用:用茅草做成的蒲团排列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让幼儿练习双脚跳跃、单脚跳跃。用茅草和玉米皮制作羽毛,通过“扔沙子”的游戏来锻炼幼儿的扔砂能力。茅草做大稻草绳,玩比赛游戏。草鞋组了一个滚轮乐队,让幼儿练习爬行动物。用茅草、玉米皮制作的《中国龙》,让幼儿在自由快乐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节奏感,尽情领略中国元素的独特魅力。茅草编成大草鞋,2人一组,或5人一组,进行“大脚鞋”的比赛。每年的妇女节、元旦,我园都会利用“大脚鞋”组织亲子活动,促进亲子感情的交流,增进家里的交流。在活动环境的创设中,我园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大量生产农村自然材料(稻草、茅草、竹子、泥土等)、农村家庭用品(农具、竹篮、行李箱等)、农作物(稻穗、小麦、玉米、花生、蔬菜大豆等)就像大班开展“多彩草”主题活动,师生一起创设“草艺园地”主题墙一样。中班利用农村自然材料,创设了“豆智乐”主题墙,在让幼儿认识各种豆类的基础上,运用豆类的特点,进行了拼贴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控制游戏时间
幼儿在游戏活动之中很容易忽略重点,与课程教学的主题要求相背离。教师在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游戏活动期间,要依据幼儿的性格、心理发展状况进行教学指导。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基础文化知识学习阶段的发展情况,还要有效控制游戏活动的实践过程。教师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内容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之后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巩固。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周围的果林有多少棵树、一棵树能结出多少果实。学生理解记忆这类知识之后,再进行游戏活动,直接分析各类数字信息,对比以往的课程教学活动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可以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从课程教学要求来看,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游戏教学,之后再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带领幼儿进行问题的分析,引导幼儿在学习、游戏、回顾分析的过程中找到平衡点,这对于广大幼儿来讲是轻松愉快的。
(四)充分利用幼儿园外部环境资源
一般情况下,农村幼儿园附近有很多菜地、农田、果园、茶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游戏活动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还应充分结合幼儿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创设出适宜、有情趣的游戏活动。比如幼儿教师可以与菜地、农田、果园等管理者进行协商,选择本站时机组织幼儿进入菜地、农田等,使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并认识各种瓜果蔬菜,从而达到拓宽幼儿见识面的目的。或者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创建游戏活动。比如创办装饰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收集树枝,采集树叶布置教师环境。或者创设利用农作物稻秆编制纣子、麻袋。亦是利用田埔锻砖幼儿平衡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优势,开辟一块场地,引导幼儿进行种植、浇水、施肥。这样既能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也能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总之,相比于城市来说,农村幼儿园的外部资源更加丰富。幼儿教师只要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村资源,并将其与幼儿游戏结合在一起,进行加工、整理,就能打造出特色的幼儿游戏课程,从而使幼儿在玩耍、嬉闹中得到发展,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结束语
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本土资源,为幼儿园开发幼儿课程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也为幼儿园教学降低了成本,同时为幼儿园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幼儿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挖掘本土资源,能为幼儿进行探索和实践创造一个多元的学习环境,也为我们课题《农村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和探究》收集了大量资料,希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让幼儿在农村自然资源中自主游戏的途径探究,让幼儿游戏活动中主动进行发现、探索、完善自我活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翠翠.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课程游戏化内容[J].启迪与智慧(下),2020(06):53.
[2]刘艳.论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5-16.
[3]张步芹.幼儿园新课程改革中农村自然资源的利用[J].新智慧,2019(34):112.
[4]陈云.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游戏活动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95-96.
[5]徐莉.农村自然资源再开展幼儿游戏化课程中的利用[J].明日风尚,2018(1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