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艾山巴依 托库逊
[导读] 自信心是人一生的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素养。

        艾山巴依 托库逊
        新疆克州乌恰县第一幼儿园   新疆克州乌恰县  845450

        摘要:自信心是人一生的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素养。自信心是一种人坚信自己有能力突破当下的困难、取得优秀的成就的积极乐观的个人品质,也是一种强健的意志力,能够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奋发向上、永不言弃。幼儿教育中对于幼儿个人品质、性格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整个人生,因此,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针对培养幼儿自信心提出了一些应用措施,希望能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培养;自信心。

引言:
强健的自信心,不仅是一个人积极乐观地追求更好的生活的必备因素,也能使人在人际交往中不卑不亢,在学习工作中勇于探索、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长期发展。缺乏自信心的幼儿通常在教学活动中,无法勇敢主动地参与活动,容易依赖教师与同学的帮助,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互动中也容易显得内向、被动。幼儿教育期间对幼儿展开自信心的性格培养,能够促进幼儿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人际互动、教学活动,对幼儿一生性格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与家长应当重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并主动地去实施科学的培养方法。

一、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一)幼儿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基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教育的不同,通常在体能、智力、性格、情感、行为上都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而这些个体差异中相对薄弱的部分长期没有得到科学的改进与弥补,幼儿在集体中面对其他同学在某一方面能力的优秀时,可能会产生自卑,从而导致缺乏自信心。
(二)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
(1)家长溺爱孩子,家庭保护过度
幼儿时期的孩子在生理、体能上相对较为脆弱,往往是家庭中多个大人关注的核心。正因如此,在部分家庭中,幼儿受到家长事无巨细的照顾,在许多幼儿应该自主探索、独立活动的时候,例如学走路、玩游戏时,许多家长生怕幼儿磕了碰了,恨不得包揽幼儿学习的整个过程,让幼儿措施了许多自主锻炼的机会。而在幼儿犯错误时,许多家长也因为溺爱幼儿,不忍心对其进行批评与管教,使幼儿无法树立对错观念。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这种过度保护给幼儿造成的劣势会更为突出,让幼儿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不足,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2)家长过多的打压与批评
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与心理健康,盲目地为幼儿树立高要求,并不断与其他孩子展开对比,贬低幼儿的方方面面,最终对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都造成伤害,导致幼儿做事时因害怕失败而胆怯。

二、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措施
(一)为幼儿创建自由、宽松的鼓励式的成长环境
首先,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名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倾听幼儿真实的内心表达。其次,教师应当时刻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运用点头、微笑、夸奖等多种方式的结合,为幼儿创造鼓励、肯定式的教学氛围。在幼儿遇到挫折时,教师不应过多指责,而是要鼓励幼儿大胆试错、勇于探索。


例如,很多幼儿在绘画活动这一环节中,会有许多在成年人看来稀奇古怪的主意,如运用不寻常的配色,或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上添上翅膀等多种大胆创新的元素,此时,教师不应对幼儿的画作内容进行过多的拘束,可以通过倾听幼儿内心独特的想法,尊重、平等地对待幼儿,从而促进宽松、鼓励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
(二)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成功感,培养自信心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积极为幼儿提供能够体验成功感与成就感的活动与平台,让幼儿逐渐累积成功的经验,不断强化幼儿的自我肯定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一个经过努力便能完成的任务目标,并教授给幼儿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技能,如绘画、演讲,等,之后便鼓励幼儿自主行动、大胆发挥。教师也可以对一些因个体差异而导致某方面能力相对薄弱的幼儿适当降低难度,并逐步引导幼儿,从而逐渐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活动形式,如组织“趣味问答”活动,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请每一个孩子提出脑筋急转弯或谜语,供其他孩子思考、解答,对于一些难倒了大家的幼儿,教师可以进行语言表扬。幼儿也可以在这种活动中得到其他小朋友的肯定,从而促进自信心的培养。
(三)积极发扬幼儿的优点,促进幼儿自我肯定
每个幼儿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但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发现每一名幼儿长处的慧眼,不断对幼儿的长处进行积极的鼓励、表扬,因材施教。对于幼儿薄弱、容易失败的短处,教师也应当培养幼儿耐挫性,并鼓励幼儿用其他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例如,对于嗓音洪亮的小朋友,教师可以让幼儿担任每次集合时喊口号的职位,让他得到小伙伴们的尊重与肯定,树立起自信心。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小朋友,教师可以在联欢会前组织他们与教师一起制作一些装饰品,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教师信任他们的能力、认可他们的优秀,让他们形成“我很棒”的自信心。
(四)家长与老师协作,共同培养幼儿自信心
培养幼儿自信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教师应当完善家园沟通机制,与家长共同完成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当积极向家长传达树立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并结合家长反馈的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共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升每一位孩子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向家长传达科学的幼儿性格培养理念,当幼儿在学校受到老师的表扬,回家向家长展示时,父母应当注重倾听并积极肯定,同时也不能对幼儿过于溺爱,或过于苛责,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更会使幼儿久而久之不愿意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能够做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共同促进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结语
总之,自信心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着充分的自信体验的孩子更容易在生活中获得成功,从而也更加自信,长此以往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缺乏自信的孩子必然无法适应激烈的学习竞争,在未来走向社会后也会因为胆怯而失去许多机会。幼儿园作为幼儿各方面性格培养的启蒙阵地,教师应当不断与时俱进、充分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积极的自信心,为幼儿在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星蕊.自信护航,助力成长——浅析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智力,2020(35):179-180.
[2]张金花.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途径探索[J].学周刊,2021(05):169-170.
[3]赵钰.基于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J].学园,2020,13(29):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