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 张立秋
[导读]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张立秋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第一中学 1647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沉浸在题海里,缺乏思维的灵活运用与知识能力的综合提升。尤其在语文创新阅读中,学生缺少探索精神、思考精神,积累薄弱,感悟能力滞后,归纳总结能力缺失。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不高,阅读能力不强,阅读速度较慢,眼界狭窄,思维僵化。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精心备课,积极准备素材,积极应对学生阅读中的困惑。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师要探求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策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融为一体的高效课堂,全面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各学科的学习效果,也影响着学生其他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师,理应重视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分别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提升建议进行了思考。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伴随着新高考模式的逐渐推行,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不仅限于语文试卷之中,也渗透至了其他各个学科。这是因为,阅读作为对书面意思的解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材料或题意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若学生连试卷中材料或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思想都无法理解,又何谈对各种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呢?当然,新高考中对阅读能力的重视,也给予了语文阅读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发展的契机,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善于把握好这一机遇,在加强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从基础和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营造和谐书香氛围
        在高中语文创新阅读教学中,自主性阅读是前提。教师一定要严格遵照阅读教学自主体验原则,把判断、选择权交还给学生。教师要充分阅读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融洽、和谐的氛围内进行阅读。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阅读场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营造书香阅读氛围,保证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要充分利用自己已经具备的基本阅读能力,自主思考,阅读大量素材,积累素材,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学生要读有所思、读有所得,将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不断探究,不断奋斗,真正实现自主阅读。学生只有真正参与阅读,才能将作品的真正价值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在高中语文创新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让学生依据问题进行阅读;引用问题,让学生遵循问题进行思考;巧解问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归结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突破局限;拓展问题,让学生思维的发散更加开阔、活跃。
        (二)明确并落实教学目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融入于具体的教学过程。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就阅读教学目标而言,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积累和运用语言。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非常贫乏,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阅读量严重欠缺。也正是由此,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中基础性的素养,其他素养的培养和实现都需要以其为基础。为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各种语言素材,并将之在个人的日记、周记或者作文训练中尝试性地予以运用;二是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的训练和提升。

如教师可借助文学作品中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文字,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提升其形象思维;除此外,教师更应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阅读教学中,教师需特别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和思考,并呵护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三)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更注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而言,进行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阅读材料不只局限于语文课堂的课本,所有的热点问题和时政材料,也可以运用到学生的语文教学环境之中,让学生们海量地阅读各种各样的资源,并且进行自主的陈述和讨论,让学生们对于语言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所面对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这又决定了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对于语文阅读学习产生更多的好奇和积极性,并且在这种好奇和积极性之下,促进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的深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阶段性是因为学生发展具有阶段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时要注重学生的阶段性,根据学生各个阶段的认知能力来进行对应的培养,制定符合学生各个阶段的培养方法。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还要注重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设计中,要多加入学生自主思考的环节,让学生们在自主自觉的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增强自己对于语文阅读材料单的理解能力,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这种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开展自主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受到重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阅读任务。对传统由教师主导的教学课堂模式进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能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不足,促进学生个性化和阅读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阅读动力,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课堂自主阅读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丰富优化教学方法及内容
        就教学方法而言,笔者特别强调如下几种方式:一是注重个性化阅读。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习惯于坐在“观众席”,任由教师灌输理论知识,教师对于学生富有个性的解读和理解则不是很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二是注重信息化阅读。必须承认,较之于电子形式的阅读,文本化阅读有其特殊的价值。但在信息网络时代,故步自封必然会影响学生汲取知识的广度。就教学内容而言,一是务必注重教材中的各种阅读信息;二是推荐学生阅读国内外经典的著作或篇章;三是选取当代一些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生阅读;四是鼓励学生阅读多类型的作品或材料,而不是仅限于小说或散文;五是可尝试性的阅读目前一些质量可以的流行小说,但不可贪多,以放松学习的压力。
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的开展,并结合教学经验对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创新与优化,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满足新课改的语文教学要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推进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高考,2019(19):116.
[2]曹海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9(51):24-25.
[3]余慈榕.解析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语文,2019(36):86-87.
[4]孙丽萍.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吉林教育,2019(47):50.
[5]朱明旭.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4):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