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正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寿雁镇第二小学 425312
摘要:众所周知,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育是基础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教师应在儿童阅读学习中发挥表率作用,然后在教学计划制定上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以达到教育工作者普遍希望看到的良好效应。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注意课文对于小学生们的吸引力,并以此为“突破点”,在语文教学中提出激发小学生阅读课文兴趣的内容,从而研究出在语文教学中提出激发小学生阅读课文兴趣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兴趣;有效策略研究
阅读是21世纪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教育发展内容之一,小学阅读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理智地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监控学生兴趣的发展,首先要让学生不能“急于求成”的学会阅读,而是要进行一个系列的“循序渐进”工作,并且培养他们对于汉语相关学习“好奇”的求知态度,进而加深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在各方面的配合之下教育工作者们才能有效地联系起来语文基础教育中的文本阅读。在接下来的文章阐述过程中,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育中提高儿童阅读课文兴趣的规划策略,以期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1、贵在“学”而不在“多”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说得上是我们对于文本阅读的更优效果教育一直在不断锻炼及深入,在长时间的引导及创新下,我们现在已经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手段逐渐激发小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我们要开始改变传统教师形式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一言堂”现状,开始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本”思想的主导作用,在现如今的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做到“一切为了孩子”,充分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小学阅读教学进行合理的探讨,然后有效支持学生,融入阅读活动,提高语文课堂质量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然后对于基础相较其他同学更为薄弱的一部分学生,我们可以通过鼓励他们通过课后复习的背景下多次复习所学习的知识,并自觉进行课后阅读,造成一个“笨鸟先飞”的积极学习状态,最好可以通过“个人”带动“班级”,进而发挥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2、创设学生与环境之间的良好交流
环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方式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可以不断提升学生进行独立阅读的良好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是学生与环境之间良好的阅读实践,基于此,笔者认为,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包括外部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物质环境,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让学生随时到图书馆学习和借书,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对图书馆的投资,以满足他们不同的读书欲望;另一方面,我们要将阅读“无形”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去,笔者认为,无论是“阅读积累本”还是“读书角”的设置在现如今的教育中都已经开始老套起来,所以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近年来,“汉服”文化逐年兴起,从“00”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古文化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个新文化发展的特点,将这些相关的内容融入课堂的学习之中,鼓励孩子们进行古文化的阅读和了解,进而培养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温润如玉”“大家闺秀”的古典气质。
3、根据课文内容“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孩子们进行阅读时,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比如:如果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普遍都比较外向,属于活泼开朗型的孩子,那么我们就可以培养他们进行“表现”,这个“表现”可以是让学生进行诗文朗诵,在上台朗诵的过程中进行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升,也可以是让孩子们进行“小小话剧”,将他们阅读的文章或者书籍中的某一经典内容“演”出来,就像我们熟知活跃在荧幕上的“小戏骨”一样;而对于性格比较安静的学生们来说,我在这里以“古诗”的讲解为例,我们则要引导孩子们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各自画出一幅属于自己理解的五彩缤纷的图,并让他们在第二天将大大小小的画作在课堂上交了上来,教师可以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集体性的展示,并让他们讲一讲“为什么这样画”的原因。在展示后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孩子们应注意的地方,并且交流预习中的疑问,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直至最后学生们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理解内容。
4、为课堂学习适度“留白”
“留白”是一种极具智慧的授课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说尽”容易,“留三分”难。谁能画出“自认惊叹的桥段终沦为老生常谈”写书之人成为书中之人的任人凭说?谁又能真正了解“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沈从文的细腻与深沉?太多的文学内容我们只能让学生们通过自己进行研读,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语文课缺乏一个空白的恒久魅力,课堂“满”而枯燥,不仅是老师的“讲堂”,更是学生的“宿舍”,最后,语文越来越远离美,学生也越来越远离语文。笔者认为,“留白”并不是让老师们“一问三不知”,而是有时老师故意不说,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为了引起兴趣,促进思考,发展创作和美学能力。
例如:一些简单和中等描述性的知识不需要在课堂上多次讲之又讲,而且知识的吸收也是有差距的,一些尚未吸收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在稍后阶段继续学习,与此同时,每篇文章的含义不应该被隐藏,而应选择最重要和最有趣的位置,一同进行轻松的品味,尊重学生的情感经历,而不是寻求团结,而是唤醒他们。最后,教师不仅必须在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阅读和思考;课外活动也必须是适度的,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学习和消化。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解决阅读方面的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质量,让孩子们获得真正的阅读兴趣。但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发展中,要实现阅读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使阅读在学生中成为一个生态整体,教师仍然需要一定的方法及努力。在文章的最后,笔者相信,中华民族的语文教育工作发展前景必然是一片光明的坦途,并且希望可以为我国未来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刘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2016, (8).
[2] 廖晓荣.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