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李树利 赵斌斌
[导读] 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在教育领域的融合有效地提高了各学科的教学效率

        李树利  赵斌斌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林甸镇中心小学  166300
        摘要: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在教育领域的融合有效地提高了各学科的教学效率。这项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开展存在多种形式,例如,微课、多媒体等,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利用信息技术充实课堂内容,与学生开展多层次交流活动,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深度融合;教学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将教育与时代接轨,就需要将小学数学教育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融合,并进行广泛地应用。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教学方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要想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号召,就需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在为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知识和资源,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在辅助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一)信息技术软件资源缺乏
        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不同,数学教学中涉及的方面过多,因此适用于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软件资源少之又少,处于极度缺乏的状况。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充分地、合理地、高效率地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软件资源和数学教育的需求脱节,使信息技术硬件资源的拥有者无法正常或者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任务,从而产生了资源浪费。
        (二)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不足
        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基本都是属于传统课堂教学,对于思维创新、转换的要求并没数学这么多。而对于数学这种以思维创新、转换为重点的学科来说,每节课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是不现实的,而且数学教师一般除了课堂教学外还会鼓励学生去实践、创新。而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却并不重视,认为既然是思维创新、转换为基础的教学,可能就会认为信息技术并不能帮其实现,因此有些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不足,并不愿意去花时间制作PPT、视频、音频等来辅助数学教学,从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也会有所阻碍。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以数学教学为主,信息技术应用为辅
        推广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只是众多教学工具中的一种。我们千万不能被信息技术牵着鼻子走,我们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以数学教学为主,信息技术应用为辅。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正确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它为我用,而不是我被它用。听了很多的数学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和优质课等,其中不凡有一节课中涌现出几十张PPT的情况,甚至于有的教师是将幻灯片点出来后才能继续后续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看似充实,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似华丽,实为噱头,中看不中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施,学生的学习仅依靠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其学习的要求和目标,所以,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十分必要的作用。互联网中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十分丰富,结合全球的教育资源和新闻,随时可以得到一手的教学资源,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有极大地丰富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见识,教师通过在互联网中搜集教学资源,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见识多种题型,了解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果仅仅依靠数学公式进行解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会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通过网络上的各种“最强大脑”,可以让学生见识到更加缜密的逻辑思维,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学到更多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理解和解题能力。
        (三)创新了数学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目光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数学的本质,轻视数学教育中思维创新、转换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性,甚至会出现误解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的和观念。因为在课堂上,教师并不能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进行思维创新、转换,一方面是难以组织进行思维创新、转换,另一方面是小学周围环境并不适合学生去思维创新、转换,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抛弃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外,还能有所拓展。传统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文化知识的讲解不能做到高效,而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很轻易地将数学知识、技巧、注意事项、实际过程、包含的细节等传统数学不能轻易做到的方面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现给学生。
        (四)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总是会遇到重重阻碍,如果教师不想办法将这些难题一一攻破,帮助学生将知识点理顺,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学期的教学进度都是有规划的,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做到在每节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当堂消化,以免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对于课堂上的重难点内容要努力突破,让学生把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可取,可以尝试着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紧密联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改进,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化繁为简,使其更加通俗易懂,让学生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建立重难点知识的内在联系。
        (五)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知识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是经过编选人员经精心挑选并编撰而成的,其中的数学教学内容不仅仅是供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展现给学生一个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展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但是对于教材来说,其内容是固化的,也是静止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年龄阶段更关注且更喜欢的是动态化的学习过程,然而小学数学教材并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将教学内容以动态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学习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穿插视频或者图片,从多重感官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快乐中学习,就会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荣.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20(48):22-23.
[2]李成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33):12-14.
[3]詹玲妍,袁志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新课导入[J].考试周刊,2020(94):93-94.
[4]陈瑜华.借力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J].教育界,2020(49):36-37.
[5]王双军.浅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家长,2020(33):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