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文武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教学研究室 265600
摘要:无论课程怎样革新、变化,物理始终是高考理科重点调查的科目。所以,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实践中,沿着正确的学习思路。选用适当的学习技巧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这样才能获取学生理想中的成绩。基于此,以下对多元探究激活高中物理的课堂导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探究激活;高中物理;课堂导入
引言
任何一个学生其个体都会具有独特的智能优势,同时也会存在着相应的智能弱势。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若教师能做到对每位学生智能优势进行充分利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就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多种智力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界限,而且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科学文献的改进,实现学生的全面培训。
一、创建物理实验场景,激活课堂导入
开门见山的导入是能够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今天课堂上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知识时,学生能够更加地专注。再进行初步的物理知识学习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学习实验当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带入到情景当中,通过实验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当中逐渐明白物理原理,在遇到物理实验等不同实践性题目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就首先要进行小组的分配,可以根据以往的成绩将成绩较好的学生与成绩偏低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主动带动成绩较低的学生一块进行学习,两人共同进步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具有平行于速度方向的加速度方向的直线运动称为统一速度线性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平滑下降,则此运动称为平滑线性减速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首先学生通过书本明白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原理,但对于物体是如何进行匀变速运动的人不能搞清楚弄明白。因此教师这时需要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究和活动,学生也需在进实验室之前,通过书本上的实验要点明白本次实验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以及我们最终的目的。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书本当中的步骤进行实验,如果实验结果与书本上的内容不同,则需要反复查验,实验过程当中哪一步是错误的。
二、通过对教材中教学资源的开发,提升单元学习的效果
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特别是高中的物理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掌握和理解过程都会有更高的难度,在物理学习中很多知识内容学生无法做到立即理解和掌握。因此,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就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不同的载体以单元为划分来呈现教学内容,结合实验的类型来进行实验活动的开展,从而让物理现象、概念、规律都可以通过动态视频模拟的方式进行展现,有效提升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内容的掌握。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体验性实验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单元教学中的物理概念和相关的原理通过体验性的实验进行展示,从而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通过验证性和探究性的实验构建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将单元中的实验和学生演示通过验证的方式进行展现,让学生在具体实验的操作中和观察中对物理规律的核心内容有更全面的掌握,提升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操作能力。
最后是可以通过动态视频模拟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抽象性知识内容的展示,这种方式能通过更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进行知识内容的体现,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重难点知识,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教师通过三种实验教学方式的构建,能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多元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学生的单元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基础条件。
三、做好探究式教学资源准备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相关的资源材料支持。例如教材资源、信息资源、实验材料、和谐教学环境等等。因此为了探究式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在课前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做好充分的资源材料准备,为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提供基础条件。另外物理有较强的实验性特征,在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还需要做好预设。比如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一些自制教具,将其用于学生探究过程当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等。在教学资源材料的准备中,教师需要从生活和社会中去收集、开发,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为提高教学效果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灵活应对课堂,开放学习态度
在进行物理研究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调查过程需要多样化,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所以当这些不同的想法发生冲突时,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老师不能在调查课上用固定答案否定学生的调查结果。它会打消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只有当学生有足够的想象力,探索气氛才能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达到更深层次。因此,在物理探究课堂上,教师必须以开放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同时根据每一课堂知识的不同内容灵活地设计课堂探究方法,以调动教学氛围。使调查课更受学生欢迎。例如,在循环运动的课堂上,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先分析这个班级上课前的教学取向,然后为班级的学生设计更合适的调查方法。在这个班里,老师可以选择让学生组成自己的小组去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循环运动,并将数据记录在实验中,验证循环运动的原理。目前,老师不应该给出标准答案来问学生只有通过开放式教育,学生才能更愿意在生活中发现物理,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内容纳入他们的学习。为不同的知识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最初模糊不清,但也要求我们的中学物理老师熟悉书的内容。只有掌握基本知识,我们才能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以便为学生选择更合适的调查方法。同时,教师也要调整心态,以开放的态度面对以研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当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时,物理思维和逻辑将继续扎根于学生的思想中,并最终走向繁荣。
结束语
高中物理的学习随着年级的增高会不断增加,但同时需要教师的认真教导和学生的认真学习,这不仅需要教师们在课上进行课堂导入,也需要学生在课堂上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热情,学习能动性。两者合并才能真正地做到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格外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利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时,能够用物理的眼光去看待。
参考文献
[1]黄晖.多元联系表征视角下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的实践[J].家长,2020(35):108-109.
[2]张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J].高考,2020(25):84-85.
[3]刘庆杰.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6):12.
[4]王颖.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J].求知导刊,2020(24):33-34.
[5]王文霞.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多元策略的研究[J].名师在线,2019(1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