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 甘在芳
[导读] 课堂教学的全面延伸和拓展,为整体教育教学创新策略的运用

        甘在芳
        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  丰都  408200


        摘要:课堂教学的全面延伸和拓展,为整体教育教学创新策略的运用,提供更有效的保障。本人结合自己在农村从教38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改革历程,从不同的层面,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综合性的研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把创新融入到课堂实践中,通过课堂问题的设计、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以及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三个角度,全面研究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创新应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策略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更新教学思维,让创新策略得以灵活的运用,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人在农村担任小学数学教师三十八年,历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对于新课程改革有了全新的认知,课堂教学发展中的点滴体会更为明显和深刻,以更全面的诠释出课堂教学的本质和内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数学概念和性质,以增强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整体素养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真的思考每个教学步骤,全面研究创新性的教学手法,根据自己所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巧妙的进行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对课程的深度思考,形成独特的教学思维,以指导学生不断的前行。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研究创新策略运用的具体做法。
        一、明确创新的目的,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自主创新
        课堂教学在前进中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这样一来才能保障学生自主的进行创新,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深度的学习之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敢于冲出传统教学的智库,根据创新策略运用的方法,不断的研究其目的性,以此为基础灵活性的进行问题的设置,要注重提问的层次性,全面展现课堂教学改革的特色,根据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不断的进行知识的延伸,引起学生对问题的高度关注,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自主的进行知识的再创造,不断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解答学生的问题,形成高效的知识体系,顺利的达成课堂教学前进的目标。如在进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不同的计算问题,诸如:159÷14和159÷1.4,第一题学生能顺利解答,第二题就卡住了。这时学生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算?能不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根据什么性质把它转化呢等等。这一系列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学习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从而激发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把握创新的方向,运用新技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具体有效的方法得以牵引,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持续的上升,而创新策略的运用才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来说,把握创新策略运用的具体方向,不断的探索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才会得以顺利的实现。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度的挖掘教材内容,与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适当的进行课程的开发和寻找,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越来越深刻和明显,触动学生内心积极的学习,更高效的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学习,以不断的增强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比如在进行“负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播放一段关于天气的视频,并在其中展示与负数有关的数据,然后与学生一起进行思考和讨论,不同地区之间的温度有多大的差距,怎么样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示,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引发学生对负数的关注,指导学生对负数的性质和定义,做出科学化的总结,探索新的方法,整理学生学习负数的思路,促使学生的思考更具深度和广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探索创新的结果,挖掘生活常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结果,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这样才能保障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和素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创新策略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结果的探索,加强与学习过程的整合,立足生活实践,积极的探索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常识和案例,不断的进行信息和资源的融合,从更多的层面进行课程的开发,逐渐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增强学生对数学课程的亲切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实践,鼓励学生把所学习的内容引入到生活实际中,加以印证和检验,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和能力。比如在进行“购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看一看超市中各种水果的价格,并记录下来,整理好笔记,带到课堂上,然后进行随机性的课程研究,通过生活化的常识,让学生思考,在购买三种水果时,大概需要带多少钱,才能买成功。此时的教学活动,是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相连的,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水平。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在不断的更新,现代化的教学观念,脱颖而出,成为创新策略得以运用的重要形式,深深的印刻在广大一线教育者的脑海中,并指导学生全面的探索未知的领域,以协调好教育学的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明确创新策略运用的具体方案,在上述教学手段的引领下,全面进行课程的优化,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的进行教学资源的挖掘,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优势,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关注度,以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孙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生物技术世界,2019(5):164.
[2]吴辛巍.主角与配角: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4(43):344-346.
[3]吴路.新课标下小学课堂教学中创新的调查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04)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