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改革的创新设计微探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杜承才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起作业环节上的创新

        杜承才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杜山小学234101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起作业环节上的创新,摒弃传统单一、落后的作业布置形式,通过对趣味性、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一次完美的作业体验成了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改革的创新设计微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改革;创新设计
引言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运算方法之后,在具体问题和情境中去实践,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数学是小学课程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以后理科学习的支柱学科。在素质教学的开展和推进中,我们要减负,更要增效。就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问题,我们要精心设计,大力改革,提高学生训练和实践的效果。
一、新课程教学下对数学作业的新要求
        (一)应当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普遍较弱,而数学学科开展的教学活动,就是需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因此,在设计课后数学作业时可通过设计趣味性强的作业,使学生在学习热情的支持下展开数学学习。
        (二)应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向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称,而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减轻日后在初、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设计一些需要经过全面思考才可解出来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避免学生因花费大量时间却未能求得结果而丧失学习信心,同时教师在设计时要注重题目的难易程度。
二、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改革的创新设计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要能有趣,激发起学生们的作业兴趣
        任何人对有趣的事物都是充满兴趣的,也能集中自身的注意力积极融入其中;但相反,若是所接触到的事物是枯燥的、单调的,则很容易由内心产生抗拒甚至是抵触的心理。作业之于学生们同样也是如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就观察到每当课后作业较为有趣时,学生们第二天上交的作业所呈现出来的完成效果就会好很多,但若是仅仅只是让学生们做课后练习题或者做数学试卷,则学生们所做数学题目出错的情况往往会多很多,作业完成的效果不容乐观。由此我们便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即学生们对有趣的作业内容接受度较高,能在认真完成、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切实达到借助作业优化数学学习的预期效果,由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便应当充分确保其趣味性,以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增强作业布置的趣味性
        小学生天性好玩,他们对呆板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抵触,同时小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和空间想象能力还处于一个待开发的状态,这就使得一旦遇到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学生将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就变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中作业布置的趣味性更是成了重中之重的环节。教师可以将所教学的数学知识融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游戏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实效,让学生作业后有所得
        小学数学要让学生爱上思考,让他们在克服重重困难后获得;否则,会挫伤他们数学学习的情感。注重实效,就是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地运用,在运用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如在《克与千克》这样的内容学习中,我们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到超市、菜场等地方,去称一称不同重量的物体,对克与千克有更清晰的认识。课后作业的实效要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在知识运用之后,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如在周长、面积或者体积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后,我们就布置一些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测量和计算的实践题,促成学生思考和获得思维的迁移。如在长方体的面积学习之后,让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然后进行计算。我们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之后,精选一些有思维创新的进行指导和点评,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思维的训练和学法的提升。如有个学生找到了停车位,进行了内框面积和外框面积的计算,自然地得出了白线构成的长方形线条的面积,这就是一种新思维、新收获。我们在点评中肯定了他肯动脑筋,也鼓励其他同学再发现,再获得,从而提升了学生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对特殊图形的计算能力。当然,我们这里注重实效,其中就是提升课后作业的实操性和创造性。
        (四)设计具备创新性的数学作业
        小学生天性喜欢趣味性强的事物,但是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部分教师不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而进行作业的创新。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可以通过当代教学技术中的多媒体设备展开课堂,不再让学生对角的认识停留在书本中展现的角,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放映学生日常所见事物中出现的角,而幻灯片所播放的内容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发展生活中的角度,并且拍照保存下来传给教师,教师通过整合,在课堂中以学生群搜集的材料展开教学。这种类型的作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还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所学内容的实用性。
        (五)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要体现差异,尊重学生们的不同需求
        哲学上讲“人不可能同时踏进两条完全相同的河流”,世界万物每时每刻都是在时刻变化着的,它们之间势必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所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亦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在学习上所呈现出来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等都有了不同的改变,这都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所具有的学习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实际学习需求也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将所有的学生都视作为学习基础一致、学习需求相同的群体,而应当立足于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有区别、有差异性的教育教学策略。所谓的“因材施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要一环的课后作业,教师在布置时也应当积极贯彻、落实“有的放矢”的原则,即面向不同的学生群体布置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内容,以让这些作业真正满足所对应群体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进而发挥出以作业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效果。
        (六)改善作业评价方式
        学生课后作业的准确程度可以反映出该生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教师在评价课后作业大多以给出具体分数或者评价“优”、“良”、“差”等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会使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以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业,或者让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生生之间评价作业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做题思路,开阔学生视野。评价作业作为设计作业的最后一个步骤,通过教师细心的评价作业,表扬做题准确率高的学生,鼓励做题思路独特的学生,认可做题认真踏实的学生。因此,完善的评价方式可以使整个作业设计的过程得到质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低难度、实践性而又充满趣味的作业,给学生带来的不再是循环往复的枯燥练习,而是一次次快乐、成功的体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立足于实践性和趣味性,从这一点出发,我相信我们的数学作业布置一定可以实现最优化效果,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也一定可以迎来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怡.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创新性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9(08):75-76.
[2]王慧玲.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创新性布置[J].新课程(上),2018(11):272-273.
[3]陈主碧.论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创新性布置与批改[J].小学生(下旬刊),2018(09):38.
[4]陈朝就.论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创新性布置与批改[J].读写算,2018(20):83.
[5]代钦.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创新布置和批改[J].新课程(小学),2016(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