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敏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十里中心中学432702
摘要: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数学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是创新思维和发展技能。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现代教育和理论为指导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全面的眼光,把教育的各个要素都协调好,营造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教学技巧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一样不可忽视。直觉和严谨的巧妙结合才是数学的力量所在。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直觉思维是指在已有经验和已知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理解事物而没有逻辑进展的思维方式。依靠现有的经验、知识和信息,不受任何特定逻辑规则的限制。直觉思维可以分为想象力和灵感,以通过想象力、猜测、快速有效的比较、分析、转换、综合等方式直接估计或预测事物。想象力是指直观思维的一种常见形式,一种鼓舞人心的思维方式,数学直觉具有经验、跳跃、思考、突然、概率、不合逻辑和创造力的特征。不管缺少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哪一样都会对人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阻碍。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1.老师要提倡创新
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更新自我教育的观念。始终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思维所带来的基本突破。通过对中学数学教科书的研究,发现数学教科书中固有的一些创新元素。结合这些创新元素,学生可以探索将要学习的知识,并在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之间找到共同的纽带。在营造教育氛围时,需要创新并教学生如何提出和解决问题。
2.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
为了确保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动员学生以及参加课堂活动。老师需要做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条件,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也不同,提供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教师不能占据平台,而不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一个特定的思考空间,并让学生在该思考空间中学习知识。
二、初中数学课的培养策略
1.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是对世界知识的内在表达,教师必须利用这种内在动力来分散学生的教育思想。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并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积极性。
2.加强思维能力训练,培养思维素质
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注意思维的组织性和敏捷性。当遇到一些比较难的数学题时,一定要先把问题的已知条件弄清,确定问题设置中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并根据现有知识和解决经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必须注意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灵活性。所有规则和所有数学定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在学生的日常考试和作业纠正过程中,老师必须不断收集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发现和分析其思想中的漏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尊重差异,锻炼思维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些学生想的很快,有些学生则可能很慢。有些学生一个问题通常会给出不同意见,这是很正常的。作为老师,必须阐明所有参加课堂学习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时提出新的想法和巧妙的解决问题的想法,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有所提高。中学生具有可塑性的特点,中学生还有很大的思维发展空间,这是个人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除了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思考的指导之外,为了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4.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学生的总结能力反映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这些问题都会被反映出来。可以让学习做一些相对困难的数学题,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或者教育学生在判断思维上有更多的流利性和敏捷性并表达个人意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需要针对每个知识点编写一个总结,学生也应该自觉地对其进行总结。总结能力是包容性素质的表达。培养专注于思考的能力。这是一种补充措施,可以培养寻求差异的学生的思维方式。集中思考使学生能够准确而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并提取学生的观点作为思考的基础。这保证了思想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总结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每次进行总结时,老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讲话,让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想。
结语
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但是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不断的努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若云.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农家参谋,2019(16):291.
[2]刘兵.策略分析,分析提升: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93.
[3]许瑞平.例谈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名师在线,2019(2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