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军
四川省江油市华丰初级中学校 621700
摘要: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下,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越发重视。而初中生的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多样化的,不仅仅是对于书本概念知识的掌握,对于题目的解答,更主要的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根据现有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来看,学生的物理学习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学生对于这门学科没有学习积极性,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本文根据现有的初中物理教学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物理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引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具体的知识出发,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多样化学科能力的培养,既要夯实学生的理论根据,也要强化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这样学生的学科能力才会不断强化,才会掌握更多好的问题分析解读的方法,能力素养的提升,课程教学的综合训练目标可以很好的达成。
一、现有物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方案没有相应的优化
教育改革至今,很多老师在现在的课堂上还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案,无法与现代化的初中生教学实际吻合,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还是由老师对照着书本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物理概念,但是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很难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所以也就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对于关键的知识一知半解,即使是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在实际解决物理问题时,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二)物理探究学习的氛围不足,缺乏课堂互动
物理学习的过程仅依靠学生自己学习有时候会陷入钻牛角尖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依靠学生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在思维方面给予更多的灵感和创新路径。在当前物理的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之所以比较缺乏,就是因为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在面对较为死板和固化的课堂时,就很难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思考创新。此外,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良好的课堂互动,这导致双方的角色之间出现割裂的现象,没有通过课堂建立起很好的联系,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也只是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层面,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给予更多关注,缺乏沟通的后果就是师生在教学方面缺乏深入地了解,导致教与学之间出现信息差。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贯彻落实现代化教学模式
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首先老师本身要对现今的教学理念有个深刻的认识,能够制定出符合这种理念的教学方案。
尤其是在物理课堂上,老师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教学初期让学生了解了这门学科的趣味性,那么学生们即使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向老师询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思想的建立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丰富课堂实验活动教学
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而言,丰富实验活动的展开,不仅给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供了很好的路径,也是对于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丰富实验活动的创设,多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设计各类开放有趣的实验探究内容。这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学习环境与氛围中,并且让大家的思维快速活跃起来。
比如,在教学《压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关知识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个轻松有趣的实验。教师把瓶子装满水后,在瓶口处贴一张纸,然后将水瓶快速倒立,让学生观察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当学生看到瓶口的纸片并没有脱落,而是牢固地和瓶口紧贴在一起时大家都非常好奇,也很想探究背后的知识原理。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认识到这是由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从实验中体会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明白了生活中一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感受到实验探究带来的收获和趣味。这样的教学组织与构建方式可以为物理课堂增添更多活力和色彩,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学习乐趣。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
物理学科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够见到物理学科的身影,在物理知识中很多物理实验现象也是从生活中汲取的资源,大部分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因此,想要更好地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应该注重从日常生活中留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生活情境,将物理知识从生活中学习,在课堂中巩固加深理解,并更好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引进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中,用生活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教学情境,譬如,在讲解静电作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梳头这样很日常的例子为学生们进行讲解,什么是静电,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哪些等等,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帮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尽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为学生进行解答,另外,将课堂教学生活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畏惧的心理,并且还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尝试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模式的优化,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路径去进行探究的结果。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带给学生学习物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学习燃料,也必将成为学生在物理学科的探究道路上具有优势价值的品质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宋文刚.改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19).
[2]卫伟.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6).
[3]曹银花.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学周刊,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