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虎
江山市城东实验学校 324100 浙江江山
摘要:想要引导初中学生进行数学的深度学习,那么可以采取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的深度研究,而将问题发展成为问题链则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思考,使得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为此本文分析如何用问题链促进初中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
关键词:问起点;初中数学;深度学习
引言
目前初中学生大多普遍存在的数学学习问题是只是对于数学知识进行浅层的学习,对于数学知识只是进行肤浅的研究,引导初中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则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而采用问题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而将问题上升为问题链则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对于问题链的研究来展开数学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进行数学问题以及规律的思考以及研究。
一.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深度学习以及问题链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旨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为目的,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使得学生通过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来构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能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进行自我的反思以及评价。为此深度学习区别于浅层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初中学生学习科目增加,同时也由于考试的压力,为此以往的数学学习只是对数学知识的简单识记以及运用,而进行深度的学习可以突破传统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而对于问题链则是指教师为了数学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学内容当中可能产生的困惑以及难点展开具有系统性以及层次性的问题设置,而设置的数学问题链当中的问题既是相互独立的同时也一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通过数学问题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的高效思维,使得学生的深度学习更加具有意义性和创造性,为此将深度学习以及问题链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创新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学习思维。同时通过问题链以及深度学习的联系可以为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找到有效的方式,而深度学习不是对数学知识难度的增加,如果只是单纯的对于数学知识难度的增加,容易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而通过使用问题链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对于阶梯性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以及研究,为此深度学习以及问题链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1]。
二.利用问题链来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案例分析
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链的设计时,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针对知识来展开设置的问题链,一种是针对于学生不同的数学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展开设置的问题链。而针对于知识来进行逐级的问题设计,则更加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从简到难的形成过程,使得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当中形成思维梯度。而针对于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来展开的分层问题,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来展开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这样更加关注于学生本身,缺点是容易忽略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在进行问题链的设计时可以将学生以及知识两个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进行问题链的设置[2]。
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时,教材当中会给出几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例如正方体的棱长为a,表面积为b,那么正方体的棱长以及表面积之间的关系为 b=6a2; M个球队在进行比赛。
而球队之间是每两个球队之间进行比赛,比赛的场次数为n与球队的数m之间的关系为n=m2÷2-m÷2等。学生通过上述的两个解析式来了解二次函数的共同特征。如果对于二次函数的特征是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以及发现的话,那么对于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及把握,则可以利用问题链的方式来驱动学生来展开思考。将上述讲解到的案例进行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为:如果将上述两个案例的解析式化为一种形式的解析式如何书写?我们写到的这个解析式与我们以前学到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什么区别?通过以前对于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理解以及学习,可以对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什么样的理解与分析?通过上述的三个问题组成一个问题链,在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遵循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再解决下一个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并且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问题的调整。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水平不同,为此每个学生的反应也不同,有的学生会书写出y=ax2,有的学生会根据上述的案例当中的第二个案例书写出y=ax2+bx,而数学基础很好和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则会对于学生书写出来的第二个公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修正得出y=ax2+bx+c,当学生书写完第三个公式之后,会发现很多的学生并没有关注到a的取值不能为零,这时教师不应该进行主动的强调,而是应该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在思考第二个问题时,会发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区别在于 x的指数为二,但是仍然很多的学生没有发现 a的取值不能为零,于是教师需要再提出第三个问题,学生在进行一次函数的学习时,已经对于y=ac+bx+c当中的a和b的取值进行了讨论,但是学生在进行二次函数的讨论时,并没有进行该问题的讨论,说明学生对于a和b的取值还没有具有深刻的认知,为此教师补充了一个问题,我们列出来的二次函数一定是二次函数吗?通过上述的问题使得学生会对于二次函数知识进行深度的思考以及研究,学生就会在内心发出疑问,难道这个函数还不会是二次函数吗?这时很多学生就会意识到a的取值不能为零。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链来引导学生展开二次函数的深度思考以及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对于二次项的系数不能为零有着进一步的认知。
三.使用问题链来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学思考
将问题链与学生的深度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利用问题链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在数学课堂的教学当中,以问题为切入点,使得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连接点,通过问题引导组织学生展开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究,进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探究。而深度学习和问题链都具有指向性的思维特点,通过问题链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而学生的深度学习则是具有思维深度的学习状态,为此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将深度学习与问题链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进行问题链的设计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解答状况来进行问题链的合理调整,并且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来对于问题次序进行调整,因此也可以将设置在后面的问题在前面进行提出,也可以将设置的主问题根据教学情况变为次问题,总而言之,想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那么就需要发挥问题链的价值作用,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度探索以及思考,使得学生的深度学习更加具有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问题链的设计时,不仅需要注重问题之间的联系,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梯度,这样才能够帮助教师合理的设置问题链,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链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价值不言而喻,而深度学习能够有利于学生展开对知识的深度研究,让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需要将问题链与深度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利用问题链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继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广友.引导深度学习 提升初中数学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2):20-21.
[2]张萍,王彩虹,刘赣洪.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行为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20(11):20-26+36.
[3]潘红裕.基于问题链教学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9-10.
【作者简介】王国虎,1978年11月,男,汉族,浙江省衢州市,本科学历,从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