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宋宪莲
[导读] 学校课堂是重要的教学场所,在新课程标准中,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宋宪莲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胜利中学 150424
        摘要:学校课堂是重要的教学场所,在新课程标准中,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并且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对于初中数学课程而言,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使得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角度更加多样化。基于此,本文章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教育界人们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发展与创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与挑战。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教学
        新课程理念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它在乎的并不仅仅是眼前的考试或者是眼前的得失,更多的是学生今后对于问题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新课程理念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的是教会学生去主动去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老师都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理念,就是教师在讲到某一个知识点时不再是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讨论,所以新课程理念中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的角色。它没有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的古板,而是更加的灵活。新课程理念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和生活联系,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地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更加愿意去探讨,去深究。当学生能够自由得当地运用这些知识时,就更加有利于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
二、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当前很多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就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在教学中老师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丝毫感觉不出知识的有趣性,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学生就对数学产生了厌烦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使得数学教育难以达到其应达到的成效。
        (二)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
        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起到评价的作用,还会使评价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有在学习成绩上有所提升才会受到教师的关注,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会对数学学科产生厌恶情绪。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认真分析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使评价停留于表面,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这就致使教学评价不能帮助教师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如此,在之后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便没有改进教学方案的依据,无法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优化。
三、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育的思想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若以考试为最终的目的,那么老师在教学中就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被完全忽视了,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觉自己是不重要的,由此对数学产生抵制心理。在新时期的数学课堂中,老师要多接受先进且科学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呆板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让其在课堂上讨论,多给学生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要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现实,教师要结合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强化个性化引导,关注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成长的需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分析和了解学生情况,针对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化差异来开展分层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都有所提升,这样才能够逐渐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教师也要注意和谐教学氛围的构建,要切实发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积极奋进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学目标要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成长需求来设计,要事先设计好学习方案,这有利于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制订评价机制,提升评价针对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对学生能力和个性化发展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尤为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教学中,教师要制订完善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日常表现、课堂参与情况、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纳入学习评价当中,实现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使学生的优势和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和自评的方式来实现评价的多元化,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加以学习,这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四)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来说,想要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理想,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要意识到课堂教学活动是始终在发生动态变化的。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来说,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的往往是教师,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接受情况,这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单一,不利于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不利于营造理想的课堂教学氛围。在现阶段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自身在课堂中所处的位置,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已经由控制者转变为课堂的设计者以及引导者,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从而建造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与教师的积极配合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更加顺利,并且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远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地去总结和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构建起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堂,让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有效发展。进而不断进行尝试和改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鑫.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18.
[2]王兆平.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2):95-96.
[3]刘玥.反思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20(30):94.
[4]刘秋.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9):84-85.
[5]周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20(04):77.

作者简介:姓名宋宪莲,(1976.10-),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