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东虎
宁海县知恩中学 浙江省宁波市 315600
摘要:德育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甚至可以说是首要内容,因为一名学生仅具备丰富的知识而不具备高尚的品德,那么不仅难以对社会做出有用的贡献,反而还可能会给社会的发展形成阻碍。因此,高中班主任应当加强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本文即是从集体讨论,民主制定班规、注重细节,及时纠正不足以及家校联合,统筹教育方案三个角度出发,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管理对策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教学的理念与模式均发生较大改变,这不仅体现于高中知识课堂教学,而且还体现于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学。由于当今时代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其内心的自我意识相对较强,这也就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此,高中班主任也需要调整德育教学思路,既要迎合学生心理,又要修正学生心理,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素养。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教学经验,针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集体讨论,民主制定班规
班级规章制度是保证班级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传统的班级规章制度难以对高中学生发挥有效作用。因为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自主思维,其不再像小学生一般仅知道耳提面命,其次是因为传统的班级规章偏于死板,不再适合当今教育管理发展的需要。对此,高中班主任应当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如此既能够迎合学生们的自主思想,提高学生们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同时又能够契合班级管理的需要,促进班级有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具体而言,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或者自习时间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但是在引导学生制定班规之前,教学老师需要先对班规的方向和框架进行设定,这既是为学生们的班规制定指明方向,同时又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班规讨论效率。在班会课堂上,教学老师先要对学生们的思维加以引导。因为以往班级规章制度都是班主任直接贴出来的,其内容无非就是遵守纪律、禁止早退等内容,对学生而言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积极性和效率,班主任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展开班规的集体讨论。比如,班主任可以分别将不同方向班规分别指派给不同的学生小组,由其分别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某一部分内容。在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进行巡场监督,以了解学生们的班规讨论成果,同时也可以针对学生思路当中的不足加以引导。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只能够引导学生思维,而不要修正学生思维,否则民主制定班规也就变得“名存实亡”。在各个小组讨论班规结束之后,班主任则要将各个小组所制定的班规内容进行统计和整理,并分条列出,并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了解全班学生的共同意见。针对存有疑义的条款内容可以重新讨论。在最终确定班级规章制度内容之后,班主任则要将学生们的制定的班规内容进行整理和打印,并要求全班学生以及自己“签字画押”,以示郑重。而且在后续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就可以依“规”行事。
二、注重细节,及时纠正不足
很多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习惯于从思想角度入手,通过讲述一些大道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为学生所反感,而且也难以切实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对此,班主任就要变换方式,从学生自身的行为细节角度入手。我们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所以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细节行为的观察,发掘学生身上所存在的不足,进而以此作为着力点,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以实现对学生德育的有效管理。
例如,在日常的课下活动中,高中班主任可以经常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针对于学生所存在的扭曲观点要及时予以引导和修正。比如在与学生讨论社会焦点事件时,不少学生会受到网络传播的影响,接收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思想。针对于此,班主任要及时修正学生们的恶性思维,尽管这种思维比较隐匿,但是班主任更要在此时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以保证最终的德育教育效果。其次,高中班主任还要注意学生们的日常行为,一旦发现其中问题,便可以班会的形式对个别事件进行讨论,以加强学生对自身所存在的德育问题进行调整,及时摆正学生们的思维价值观念,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素养。比如班主任发现有的学生喜欢乱丢垃圾。班主任就可以专门针对乱丢垃圾一事展开调研,这其实也是一种帮助学生规避不良行为有效方法。虽然班主任没有直接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加以教育,但是却间接性的帮助学生改正了这一行为缺点。
三、家校联合,统筹教育方案
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责任并不完全在于学校,家庭教育同样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此,高中班主任在开展高中学生德育教育教学时,其也要注重家庭教育在学生身上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实现对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以提升对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最终效果。
首先,高中班主任要先对学生们的具体表现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双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共同的讨论,以明确不同学生身上的优缺点,进而班主任再与家长制定较为统一的德育教育方案。其次,高中班主任还要与学生家长之间还要通过QQ群或者微信群的方式,与高中学生家长建立较为密切的相互联系,以起到优化学生管理与监督的双重作用。其三,针对高中学生中所发生的严重恶性行为,比如打架斗殴、学校欺凌等事件的学生,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教育,更要引导家长加强其对学生错误认知的教育,以帮助学生得到更好地管理与修正,促进学生向着正确的德育教育发展方向转变。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见到成效的事情,其间必然需要班主任辛劳的付出。对此,高中班主任也要注意对学生德育教育方法的运用,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认知行为之前,先要帮助学生更正错误的价值理念,这也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根本,否则难以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伟.班主任管理实践融入德育的问题与策略[J].教育艺术,2019(02):49.
[2]刘守强.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讨论[J].中华少年,2019(07):223.
[3]倪冬燕.“管育并重”视角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实践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9(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