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亮
日照市机场小学
摘要:近年来,导学互动模式已经在小学课堂广泛的应用,这种服务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所教授的学科和服务型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强调导学结合、互动探究,使侧重点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有所思考,或者自己提出问题。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可以将导学互动模式教学应用起来,结合学科特点积极进行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弄懂这道题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不是应该这样做,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
引言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原始的课堂模式,从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演变成学生和学生交流学习、教师加以引导补充的教学关系。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之间协作力,对小学数学教育意义深远。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导学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导学式教学法逐渐成为教育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导学式教学法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教师不再灌输式教学,而是指导式教学,极大促进了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小学生探索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技巧,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仔细研究导学式教学法,尊重小学生的求知需求,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传统课堂教学教育弊端
(一)师生双方负荷重,成果不理想
根据教学任务大纲,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将学习任务的大部分倾斜给教师这一方,教师被繁重的教学工作搞得焦头烂额,难以顾及学生实际接收程度。与之相关的,学生课上课下学习任务同样沉重,学习数学的热情度大大降低。因此无论是从教师角度还是从学生角度而言,如果教师在日常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教学压力,他们就可能会偏离日常的教学进度,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会使得学生在沉重的压力下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反而达不到他们预期所要求的目标。事实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教学就是因为太过于偏重“知道”,反而忽略了“知识”。下面,是本人就近几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导学互动模式的体会和具体方法。
(二)学生进行导学互动模式的主动性不强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让小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去。然而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使得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差距很大。学生在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理解能力等方面一旦存在重大差距,他们的交流和探讨就会出现问题,表现出来的就是学生进行互动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对导学互动过程进行把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程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结构决定了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在导学互动学习时,常常会出现探讨的主题和学习目标偏离的情况。所以,教师对学生交流互动的引导和把控非常必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互动交流和课堂学习之间的平衡。
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交流学习情况和进展,并做好记录。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进行互动合作学习,在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的时候,对每个小组都要关注到位,巡视到位,包括学生做题的速度,引导个别不善交流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帮助其解决遇到的问题。当发现学生的互动交流陷入僵局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引导,从而打破僵局。教师还可以加入学生的交流探究过程中,这样才能深入地掌握学生互动学习的情况,以此为基础来调整整体的课堂节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程度,保证学生互动学习质量和效率,确保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进行。
(二) 提倡自我检测,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数学导学式教学模式需要小学生及时进行自我检测,总结学习时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获得的最大收获,为深入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自我检测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开动脑筋,积极探讨,使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成为今后的强大动力。对于学生的自我检测情况,数学教师要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弥补缺陷,发展优势。小学生做自我检测的深度不够,为了更好地实现导学式教学,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检测问题,学生作答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自我复习、自我鉴定的学习过程,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学生要建立一个错题本,将日常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定期查看,让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引导学生探究,提高学习质量
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才能找到学习数学的正确思路,跟上教师的节奏,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学生探究是导学式教学的关键,数学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去探究课堂中遇到的难题,消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困扰,拓展小学生的思维。
(四)运用互逆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时,教师可以运用互逆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师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逆向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突破自身思维的禁锢,并且可能会产生与原有答案不同的、创新性的理解,随后努力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来证明自己的想法。然而事实上逆向思维方式的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设计、提出问题时绝不能流于表面,必须要尽量提出适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令学生尝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观察、探索同一个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得出答案,如此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举例而言,在教师讲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所引起的数的大小的变化”这一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材上提到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向是当小数点向右侧移动时数就会变大。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采用逆向思维的思维方式,将小数点向数的左侧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和思考后得出正确结论,也就是当小数点向左侧移动时数就会减小。虽然思考后得到的答案与教材上的内容表面上截然相反,但两个结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通过类似的问题使学生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点从正反两个方向进行探索和思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加深,还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阶段良好基础的奠定。
结束语
总体来说,导学互动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较为积极,我们应该不断加深对导学互动模式的研究,以期给予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薇.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究[J].读写算,2019(21):117-118.
[2]刁志红.小学数学课堂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师,2019(S1):20.
[3]孙珍丽,孙加宝.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少年,2019(17):289.
[4]王莎莎.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9(44):93.
[5]黄顺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应用浅析[J].小学生(下旬刊),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