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伟
松阳县古市镇中心学校 ,浙江省松阳县,323406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基础的数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还要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说,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任务较多。相对于众多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应用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需要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探究。在数学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数学知识内容,形成对于知识联系的清楚认识,构建认知体系,提升效率。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思维导图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基于此,本文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应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课堂、学生以及自身的角色,需要引导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同样如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主动学习意识的提升。传统的数学学习模式,对于学生的关注是有限的,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生数学知识,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构建出数学学习的思维,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对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展开探究。
一、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中思维导图应用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较多,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各种数学能力。同时,教师的教学引导,也要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培养独立学习意识以及能力。
思维导图这种模式的应用,能够适应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的规律。思维导图的构建是根据学生自我的认知进行的,如果学生没有能够的理解教学内容,思维导图中就会存在缺环。缺环的存在,能够帮助学生找准学习突破点,进行集中的学习突破。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基础不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区别,思维导图能够适应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思维理解特性构建出知识网络。从整体的知识体系构建上来说,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数学知识网络,对于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明确认识,打下牢固的数学学习基础[1]。
二、现阶段数学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状况
从现阶段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在课堂中的引导过于细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从学生角度来说,由于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由于知识理解的不足而存在应用的困难。另外,从小学数学课程的考察结构上来看,学习阶段与考察阶段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重视有限,学生即便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上进行努力,最终的成绩也不能直接体现这一结果[2]。
三、巧妙运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课堂
1、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学习规划自主能力
教师需要认识到,思维导图的应用范围较广,在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整理中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在学习的计划、阶段性规划中,同样也可以应用思维导图。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数学学习规划,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帮助学生更为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通过思维导图作出的计划,是适应于多种状况并且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能够适应于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例如,在某个章节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学习基本状况,考虑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分别在学习计划中,规划出预习阶段的任务、课堂学习阶段关注的重点以及课程复习的规划。在预习阶段的任务中,要根据预习的状况找出学习的难点,这些难点也是课堂学习阶段需要集中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复习的阶段,根据相应的练习题目,测试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并且就掌握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集中的知识回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相对较为有限,教师需要在初期阶段细致的引导学生掌握规划方法,并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学习规划的方法。
2、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进行整合,能够发现概念内容数量较大,种类也较多。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概念的同时,也要能够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出数学知识结构,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个明确的数学知识网络。知识结构的建立与知识网络的形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也能够促进学生对各种知识点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应用[3]。
为此,在知识结构的整理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阶段,帮助学生划定一个知识结构的整理范围。在章节教学中,知识结构的整理重点是本章节中的内容,对于具有联系的其他知识内容,要采用知识回顾的方式,找出相应的概念进行复习,并且体现在知识的结构中。例如,在学习小数运算的阶段,整理有关于“数的运算”相关的数学知识结构,需要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整数乘除法相关的数学内容,在数学结构的构建中有所体现。通过回顾知识的方式,构建知识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比对不同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由于授课内容中涉及的知识点过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及掌握,教师可以创新传统教学教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用这种教学模式对数的运算课程授课时可以形成总—分的直观体现方式:数的运算—乘除法计算—整数、小数、分数乘除法计算。在思维活动及分析整理上让学生对关键词与关键词的概念、应用及公式进行还原整合,在视觉感受及思维处理上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进行简单明了的总结,从而优化学生学习知识结构。
3、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复习
在数学知识复习阶段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的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在章节的复习中,学生根据章节目录对于重点知识点进行标记,要避免具体的概念解释。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对于概念解释、公式等进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达成集中复习,并且找出知识漏洞的目的。不能填写的概念、公式等内容,即是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漏洞,需要根据自己的状况进行重点复习。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记忆效率以及复习的效率,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配合自己的知识思维导图,应用艾斯浩宾记忆曲线进行复习的规划,对于难以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定期的复习,应用思维导图的知识结构进行再度的知识内容考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记忆效率,使得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式[4]。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扩展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在整体上有所提升。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在不同知识内容中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还可以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复习。因此,教师要对思维导图这种方式的应用给予重视,进行持续研究与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罗雪梅.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56.
[2]鲍菲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20(08):68.
[3]张榅青.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75.
[4]程有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247.
【作者简介】叶志伟, 1979年8月,男,汉族,浙江省松阳县 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