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廖正坤
[导读]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对于美的追逐从未停歇

        廖正坤
        重庆市綦江区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对于美的追逐从未停歇,美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流传。而人类关于美最初的认知开始于孩童时期。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几千年的精神追求,融汇了古人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能够给孩童提供文化滋养和关于美的认知赏析,是孩子们树立人生信心和精神熏陶的宝贵资本。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术教学;小学
        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千年的过程,形成了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化生态,并且难能可贵地有机统一、相互融合。从古至今,教育都重点要求“文道结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培育道德品质。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关注知识传输以及技能培育的过程中,利用艺术要素陶冶求学者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通过完善人格素养对心理精神层面进行营造,使传统文化成为人们真正的精神财富。
        一.当今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客观疑难
        1. 忽视审美感受的培养
        小学是少儿美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学习者在感受艺术作品和艺术大师内心情感的同时,精神世界也随之有了变化。因此,小学美术教育要侧重于审美培育,让他们懂得,欣赏并运用美。
        2. 忽视文化底蕴的积累
        很多学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美术教学依然停留于表面,比如重知识讲解和技能传授,却在文化理解与认知上忽略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性,求学者对传统美术造型所包含的寓意缺乏深入的理解。
        二.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融合文化元素
        1.运用民间工艺,展示传统文化的创作性
        百年流传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常被称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符号。
        如讲解《剪纸故事》这一课时,教师可渗透对「剪纸」这一民间手工艺的介绍。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的图案,以提高剪纸教学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剪纸对求学者的感官刺激,让求学者认识到剪纸的艺术美。接着,让求学者自行设计并试剪,在这一过程中,求学者即学会了欣赏剪纸作品,又掌握了剪纸的简要步骤。通过剪的学习与实践,既增强了设计与动手的协调能力,还感受到了剪纸作品的创造性,自己的思维也得到了启发。同时,还需要注重展示求学者的剪纸作品,这样不仅能提升求学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还能促使求学者对传统手工艺有越发深入的认识,并激发他们的审美体验,同时推进剪纸艺术的良好发展,拓展艺术的发展时间与空间意义。
        在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入剪纸,不仅可以提升求学者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还能使求学者品味到民间剪纸的魅力,有利于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运用民族文化多样性,感受传统文化的差异性
        中国特色各异的民族文化是天然的美术教学资本库。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美术教学素材,指引求学者欣赏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激发求学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如《家乡古建筑》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模型等形式向求学者展示各民族建筑的独特之处。建筑不仅能呈现不同民族的文化,还能展示他们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比如在介绍蒙古包时,可先用模型进行展示,使求学者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接着,向求学者展示蒙古包的内部结构。蒙古包结构非常简单,主要是由门,天窗,网状支架,毛毡和系绳组成,这都是在高原上可以方便找到的建筑材料。进而引出蒙古族人作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及原由。让孩子们知道这样一种拆装简便,又具有保暖功能的建筑,是一种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进化出的古朴智慧。最后让求学者利用身边的小道具制作独具特色的绳带,在这一过程中感受蒙古族的建筑特色。从而了解不同民族生存的环境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3.通过传统纪念日,探究文化的丰富性
        每一个纪念日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节点,诉说着人类的故事,传递着人类的文明,而中国的传统纪念日则更加富有教育意义。不仅如此,以传统纪念日为载体,人们可以将不同节日主题结合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美好品德,对加强中国传统纪念日文化传播与儿童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结合求学者对传统纪念日的体验开展美术教学。例如《闹花灯》这一课,教师在教学前可让求学者说一说我们国家都有哪些纪念日,我们又是如何度过这些纪念日的,都有哪些特点。求学者在介绍自己过节的经历时难免会提到闹花灯、粽子、放鞭炮、赛龙舟,吃月饼等事物,教师可选择其中一项或几项详细介绍,从细小的事物入手指引求学者逐渐深入了解传统纪念日。例如,教师可以从“闹花灯”这一习俗切入,向求学者介绍元宵节的由来。紧接着,让求学者自己设计并动手制作喜爱的花灯,从而提升求学者的动手能力。鼓励求学者探索纪念日元素如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而进行艺术智造,从而将传统习俗现代化。由此培养求学者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束语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多从日常生活中搜索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美术题材,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教学。从而刺激求学者对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美术知识的兴趣。教师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根植于小求学者的内心,让求学者充满民族骄傲和文化自信心。不论是对求学者的美术学习还是人生信念,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婧婧.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理论),2020(06):181.
        [1]冯珍.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方法[J].学周刊,2020(02):138-139.
        [1]赵西果.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09):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