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芝军
重庆市秀山县凤凰初级中学 重庆 秀山 4099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当今社会天,我们国家要想在世界立足,站稳脚跟,就要培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开拓精神的高级人才。众多周知,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阵地,是学生吸取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这就要求广大的教师要足够重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此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构建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有效策略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新课标的教学思维,逐渐渗入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课堂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实际中,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全新理念,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全方位的展开教学活动,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提供机会。我多年从事初中历史的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本文从采用合理化的教学策略,转换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转换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个方面阐述构建高效课堂的措施。从而打造出真正符合学生的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一、 采用合理化的教学策略,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上,教育工作者往往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基本上是一人主宰课堂,学生基本没有机会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真正的提高。而在近年来实施的新课改中,要求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勇于接受新的教学观念,从观念上革新教学策略,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切实推进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情境中,使学生相互学习,激发中学生“不服输”的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学生对课文理解错了也没有关系,其他学生会帮助他纠正错误,学生也很容易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就帮助某些内向不敢向老师询问的学生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他们学习有困难的时候,也会潜意识地使用相互交流的方法来解决困难,当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也会真挚地祝福对方。课堂就成了学生放飞梦想的净土,学习起来也就会更加投入,并且会感到格外的轻松。
二、 转换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始终像一个知识的记忆机器被动地接收教师讲授的历史知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并且缺乏自身的思考。那样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无从谈起的。现如今,要构建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历史教师则要积极地去改变这种局面,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的辅助者,主要的职责是引导,是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才与现代的教学观念相契合,从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基础。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还需要对初中生当下的身心发育特征有所了解,明确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历史学科所呈现出来的思维特点以及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特点,去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历史学习。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尊重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上的主人,促使初中历史教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素质教育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摒弃传统教学单向的教学方式,加大课堂交流、探讨力度,并为沟通互动创设和谐的环境。三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致力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并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课堂中师生进行互动交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便于学生的理解。
三、渗透情感教育,提升学生人文思想
历史课程作为初中德育渗透的主要课程,对于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立德树人的新课改理念中,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中的情感因素,有效将情感渗透到初中生的个人信仰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时机,将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通过渗透情感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国古代史”相关的文化社会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特定时期的丰富图片,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引导学生传承文化,践行中华文明。又如,教师还可以利用实践活动有效渗透情感教育,比如通过各种节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参观中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国奉献的责任担当意识。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也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师要重视学生道德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多样性。鉴于此,在素质教育教学大力提倡的今天,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能力。其实讲授授历史这一学科的目的,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而是能够让学生明白学到了什么,收益了哪些,特别是在新时代,面对的学生个性特别鲜明,这样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打开学生学习历史的思路,这样才能够构建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倪治国.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历史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2019(06):11-12.
[2]王玉昆.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2019(2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