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韦利苇
[导读] 高中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点,

        韦利苇
        大化县高级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市   530800
   
        摘要:高中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点,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其不仅要注重加强对班级纪律的管理,同时还要注重从学生的思想行为角度出发,加强对高中生的思维引导,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用。本文即是从注重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民主,引导学生制定班级规章以及学生自治,发掘与培养班级干部三个角度出发,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注重提高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才是关键。传统的高中班级管理,主要以班主任监督学生学习的方式展开,如此不仅单一、片面,而且也难以真正提高高中班级管理的效果。对此,高中班主任就要运用一定的班级管理策略,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更具针对性的方式和方法,强化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交流是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要注重和学生加强交流。因为只有通过交流,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沟通才能够变得顺畅,二者之间才能够实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同时,通过加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班主任还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因为只有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按照班主任的指导进行学习。反之,如果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就会逆反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方式,反而起不到应有的管理效用。
        具体而言,班主任应当加强自身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多从生活角度出发,关爱学生。很多高中班主任因为受到教学任务以及升学率等方面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活关怀,这就会使得其班级管理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其次,班主任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也要注重彼此之间的交流内容,而不仅仅是学习。因为好多班主任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总是不离学生的学习。这种沟通方式短时间内可以,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对此,班主任就要加以修正。学习的事情固然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但是不能只沟通学习,还要将注意力向着学生们的生活角度转变,如此才能够真正促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也才能够积极的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并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学习的行动当中。此外,班主任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其不要站在讲台上,而是要走进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种近距离的接触本身也是一种高效性的拉近自身和学生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


        二、重视民主,引导学生制定班级规章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高中生班级管理工作需要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设立不仅是为了约束学生,同时也是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上课期间不允许学生交头接耳等。其次,通过设立规章制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更正以往错误的、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禁止在楼道内大声喧哗等。
        具体而言,班主任在为学生设立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其要注重班级制度的设立方式。很多班主任喜欢在网上进行摘抄,认为差不多就行。但是这种看似差不多的规章制度,其实却是差很多。我们都知道,网上的规章制度都相差无几,但是并不真生适用于学生们的日常班级管理。对此,班主任就要从学生们的日常管理实际角度出发,为学生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首先,班主任可以先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大框架,这也是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开端。到了班会课堂上,班主任就要让学生按照自己指定的框架进行思考。比如,在纪律方面我们应当怎么样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等。虽然大方向是班主任拟定的,但是具体的规章细则却是由学生来填充的。在学生针对班级规章制度进行讨论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加以引导,但是不要加以干预。因为班主任一旦对学生们的讨论进行干预,那么就会影响学生们的思路。在学生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结束之后,班主任再将学生们的班级规章制度进行整理和总结,然后逐条陈述或者逐条书写在黑板上,并和学生一起进行商讨和修正,以提高班级规章制度的实用性。最后,班主任再将最终确定的班级规章制度内容进行整理和打印,并要求全班学生和自己一起签字,以示郑重,这也是为了提高班级规章制度的约束力。
        三、学生自治,发掘与培养班级干部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管理。因为班主任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必然是有限的,所以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其并不能面面俱到。对此,班主任就要借助学生的力量进行自治。如此一来,班主任不仅能够腾出时间做别的事情,而且还能够借此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班级管理能力。
        具体而言,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其要注意对班干部的人选进行筛查。我们都知道,班干部的任命并不是儿戏,其对于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开展都发挥着重要性的管理作用。对此,班主任在任命班干部人选时,其要慎重,先要对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进行考察。比如,班主任可以先物色几个候选人,然后悄悄安排任务给候选人。这里的悄悄指的是对任何人保密,包括候选人。通过对候选人的能力考察,最终再确定班干部人选,并委以重任。当然,班干部后续也要加强对班干部的指导和教育,以更好地保证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
        总而言之,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高中生们的学习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因此,高中班主任就需要给予自己具体的管理工作以充分的重视,从而在全面了解所负责学生各方面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寻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云.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管理工作[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2):83.
         [2]郭晓娟.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2):133.
         [3]苏学林.生活教育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1):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