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尚文初级中学 261200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思维为导向,依托语篇,构建学生已有知识和阅读文本之间的支架,引领学生探索语篇主题,实现语言、内容、思维的统一。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策略;探索
引言
“为思而教”是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外语学习的本质决定“学思”应当并重,英语学科的功能规定“学思”务必并用。阅读教学是落实思维品质培养、语言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视野的重要载体。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英语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通过研究文本的内在含义,创设具体生动的语境,设计出能够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等作出合理的分析评价,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发展。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英语学习初期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丰富语言知识和建立语感。教师在教学时应先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评估,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口语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所以用一个人的阅读水平来衡量他的语言能力是不为过的。阅读能力表现为学生通过文章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认识更多的英语单词,更好地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风土人情,所以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以往的教学方式,始终是制约英语课堂提升的主要因素。之前,教师通常会沿用以往的阅读教学方式,以至于还有部分教师并未开展阅读教学。伴随新课改这一理念的不断深化,中学英语教师普遍已经了解到阅读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性,然而以往的教学理念还是英语课堂的主要形式。在现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固定化的阅读教学方式还是有很多教师都在使用。还有部分教师太过注重对基础类知识的讲述,其觉得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学生自主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却没有意识到在学生阅读期间要进行合理的指导。
(二)课堂教学枯燥
英语阅读文本与语文阅读文本的性质类似,都是文字的堆砌,只有深入阅读后,才能具体地体会到文字的深层次内容。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讲解文章,帮助学生分析文中的句子,忽略了英语阅读这门艺术所蕴含的美感,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英语阅读的魅力。
(三)课外阅读量少
初中阶段的英语知识教学对学生来说,往往难度较大,再加上英语知识内容中所涉及的多样化的语言技巧和实际的英语词汇,如果仅仅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45分钟的教学讲解,往往难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其次由于学生.对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认识和理解不足,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未注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更多的是机械性地进行英语词汇和语句的记忆理解,这种单一的记忆方式,往往会对学生的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产生不良效果。
三、阅读思维型课堂中问题设计的思考
(一)关注问题认知属性,尊重学生思维轨迹
我们知道在初中的英语阅读中大多数文本都是叙事型的,大多数文章都会有它自己的意境,当学生读懂了这篇文章,并且对文章的意境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提高正确率,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猜一些生词的意思,从而让学生对于文章有一个更好、更深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意境的感悟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自己提一些有关文章意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境或者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实现内容、意境与思维的统一,教师可通过提问反推学生思维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同时老师在选择设计问题的时候坚持以课文主要内容为核心,对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文章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文章中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个切入点,从多角度分析设计相关问题。教师通过提问问题、与学生互动等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问题以思维为核心,活动以文本为主线,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有效课堂的生成。
(二)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如让学生选择阅读的方式,决定阅读的内容。但在教学中,这种方式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也不太符合实际。一般来说,教师为学生挑选的阅读材料在难易程度和适宜度上,比学生自主挑选的更好,教师通常会选择比较经典的段落,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阶段所掌握的词汇、语法。教师在挑选教材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选择适合学生阅读且受学生欢迎的阅读材料。教师在课堂中应担负起领导者的责任,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
(三)依托认知目标,呈现问题类型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分为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展示型问题指需要学生记忆、获取或者理解信息的问题,需要学生浅层理解词义、句意,了解文本信息和篇章结构,其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捕捉基本信息的能力,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浅层理解。参阅型问题指在了解文本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解读文本的深层含义,分析文本特征、写作特点、写作意图或作者情感等指向文本内涵的问题。评估型问题指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主题意义和作者观点,结合自身认知和经验,综合运用语言进行评价、批判、创新等的问题,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不同类型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抽丝剥茧。
(四)创新提问内容
选择问题老师要从新角度去思考,因为问题选择新颖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让学生集中精神去听课,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在学生深入了解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对文章结构作出合理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批判性的建议,营造自主阅读、自主发现及思考的氛围,学生在不断尝试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判断、分析,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实现知识的迁移以及运用,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结束语
长期形成的课堂问答角色固化和课内外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怕问错或者问题太简单被嘲笑的心理的影响下,要在阅读课上实施让学生自主提问并没有那么简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营造轻松和谐﹑思维活跃的课堂问题情境,需要教师刻意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需要师生共同完成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吸收、加工、内化一系列完整的课堂思维链。
参考文献
[1]夏丹琴.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20,20(23):74-80.
[2]黎颖.提问的力量——以初中英语阅读在线教学实践为例[J].英语教师,2020,20(22):155-157.
[3]徐燕.初中英语阅读课提问策略探究[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0(29):45.
[4]杜小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与提高思维品质[J].基础教育研究,2020(17):59-60+63.
[5]王舒新.借助提问,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