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 张宝臣
[导读] 在现代教学大环境中,教育者们愈来愈趋向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张宝臣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新城学校,辽宁 营口 115007

        摘要:在现代教学大环境中,教育者们愈来愈趋向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类似于沉浸式餐厅给予就餐者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使其获得更好的味觉体验一样,“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们在课堂上更好地吸收知识,经历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而在数学教学中,好的教育者会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以及思辨思维的习惯,以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数学为切入点,对如何做到注重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有效学习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侧重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对于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方法有着莫大的启发。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再拘泥于简单的公式以及算法,他们更多地需要一种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力和洞察力。因此,通过构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经历活动体验的过程式教学不再只由教师作为主导人物,学生也更多地参与到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交流是相互的,建立沟通,表达创造。本文就这一教学方式展开分析。
        一、在活动中让学生去体验,自主发现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开设情境。尽可能地把整个教学的思考过程展开,甚至是剖析给学生看。例如,在教《比例》一课时,可以拿身边的物体进行举例,学生看得见的,“活”在身边的事物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图形的运动》一课时,同样也可以拿教室里的时钟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进行举例,也可以让学生留意身边物体的运动方式,比如学校可伸缩的菱形门。让学生更好地从生活中引发思考,从而找到不同物质上相似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终极规律。
        总而言之,教学者要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去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普遍且规律的数学现象,去找到其中隐藏的数学问题,最终让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更高效地学习。
        二、在合作、探讨和沟通互动中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互动是“体验式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进行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学者应经常性地开展实践类活动,创设互动氛围。

不管是学生间的互动,还是师生间的交流,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权,这就意味着,学生们不再处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不再只是简单地接受理论知识,无论是否真正消化都只能一味地囫囵吞枣。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大胆创造,积极思考,以使教学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2。如,在预习《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让学生对全国各地的天气以及温度进行一个统计,在课上进行分享,交流探讨各个城市的天气特征以及生活习惯,还可以对美食等看似游离于课本知识之外的话题进行分享,养成学生对问题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无形中加深了对这堂课的印象。
        三、在生活中贴近数学、体验和应用数学
        为了理解这种方法,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教育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数学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想象和天马行空并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总结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及其潜在规律,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得到很好的帮助,帮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这不仅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巩固了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的认识,体验了数学的隐性价值。如,在学习《公顷、平方千米》一课时,可以对生活中标志的建筑物进行引用,天安门广场、学校的操场,此刻身处教室的面积。身处在被对比的事物当中,更能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对照感,体验到差异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举一反三,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现实中去3。亲眼去对比,亲自去测量,让学生去思考,去体会,把课堂的40分钟无限延伸到生活中去,拓展知识广度,增加知识深度。
        结语:
        在现行的数学教科书中,我们看到数学不再是传统的数学。今天的教材更加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同时也不能完全摒弃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学习数学知识应该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历开始,或者以有利于生活经验和习惯形成的现象为切入点,让小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实际问题[4]。最后,我想说,激发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在自主研究和合作交流中,通过积累的数学经验,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思想,最终实现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达到有效且高效学习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瑜.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J].新作文:中小学教育,2020(02):21-23.
        [2]李淑琴.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0):117-118.
        [3]李治频.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读者文摘(下半月),2018(01).
        [4]杨莉亚.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名师在线,2018(28):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